-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穹窿山的隐者 我一直记得第一次登临穹窿山的场景:站在望湖台上,眺望浩渺湖色,渔帆点点,七十二峰犹如出没云际一般,美不胜收。这里是苏州的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让人对“穹”这个字词有了更深的体悟与理解。 《尔雅》曰:“穹,苍苍,天也。” 穹者,简而言之,大、深、高的意思。当它和“窿”字连在一起,形容的就是中间隆起,四边下垂。事实上,穹窿山最早叫穹崇山,就是因山形中间隆起而易名穹窿山――隆起的这一部分,据《吴县志》载:“山顶方可百亩。” 《姑苏志》载:“穹窿山,比阳山尤高。”《五湖赋》云: 穹窿纡曲,盖此山实峻而深,形如钗股……山东岭下有盘石,高广丈许,相传朱买臣读书其上,后人号为读书台,穹窿寺在焉。其北有紫藤坞、百丈泉、海云庵。西址有白马寺。 阳山,是苏州的另一座山。 尽管这里提及了朱买臣的读书台,但穹窿山的历史册页上,首先提及的人物应该是“兵圣”孙武。 春秋时期,战乱纷起。孙武本为齐人,因避乱而投奔吴国。初来乍到的孙武在穹窿山的茅蓬坞居耕自给,著书立说,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正如《吴越春秋》所述:“辟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彼时的吴国,吴王阖闾欲图霸业,正值用人之际,伍子胥遂向吴王力荐孙武。后来才有了吴王阖闾“降阶而迎,赐坐,问以兵法。孙武将所著十三篇,次递进上”的隆重场面。 相传,吴王令人朗读全文,“每终一篇,赞不绝口”。 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伍子胥与孙武双双联手,西破楚国,北威齐晋,为吴王阖闾打下半壁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吴国重臣,尤其是吴楚大战,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然而,吴王夫差继位后,沉湎酒色,穷兵黩武,加之伍子胥被吴王赐剑而死,让孙武也心灰意冷,最终告病而返,归隐山林。 穹窿山的孙武苑,就是纪念孙武的所在。 孙武苑的竹楼门上有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孙武苑”三个大字。走进门楼,跃入眼帘的是用黑色大理石雕刻的毛泽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碑文。在孙武故居茅屋内,配以弓箭、剑戟、军事作战图,摆放着矮案、床、古凳、蓑衣、锄头等物,古意盈盈,一派春秋气象。 从茅屋右侧拾级而上,是“孙子兵法碑刻廊”。 在碑刻廊的不远处,依山而筑的是兵圣堂。这座仿春秋风格的礼制建筑,是根据殷墟小屯妇好墓和战国时河南辉县三座享堂的残存样图设计的。堂中置一大屏风,上刻《孙子兵法》全文,底座部分刻有“水陆攻战图”,人物众多,密密麻麻,但栩栩如生,形象地呈现了古代水陆交战时击鼓、划船、格斗、射箭、云梯攻城等激烈场面。 兵圣堂前,是一尊青铜铸的孙武像。 不知塑像出自谁人之手,但孙武左手持笔,右手托腮,目光炯炯遥视前方,着实有一股英朗之气,仿佛那个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兵家大师就在眼前。我一直对孙武怀有敬畏之情。小时候,家贫,可资玩耍的东西实在不多。好在邻居家有一盘军棋,我常常去和小伙伴对弈几局。彼时,因为语文课本的关系,对“兵法”一词充满好奇,觉着那些懂得排兵布阵的人是多么伟大啊,比如会摆八卦阵的诸葛亮、写下《孙子兵法》的孙武。 《孙子兵法》旧传本13篇,流传至今有近6000字,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书,比欧洲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早2300年,被当今世人推崇为“东方兵学的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 穹窿山有“苏州的智慧山”之称。苏州山水清嘉,为什么穹窿山偏偏独得此名? 站在孙武铜像前,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2 如果说孙武隐居穹窿山是躲避乱世,那么,朱买臣的负薪读书只是他本为穹窿山人的日常生活。 在这个图书泛滥、“读书无用说”甚嚣尘上的年代,谈论朱买臣就像是复述一件稀奇古怪的事。不过,他却是穹窿山无法绕过的一个关键词。出身贫寒的朱买臣,偏偏喜欢读书,小时候靠帮人放羊贴补家用,后来成家立业,读书之心未泯,常常在穹窿山的羊肠小道上一边挑薪,一边读书。如此痴狂的行为惹恼了急功近利的老婆,以至于一气之下另嫁他门。然而,天下之事,终不负持之以恒者。朱买臣后来经同乡推荐,为汉武帝说讲《春秋》、《楚辞》,且拜为会稽太守。 这段励志的旧事,在《汉书》里是这样记载的: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负薪读书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 如此传奇的人物,怎能不让人心生好奇呢? 所以,我第一次登临穹窿山,就急匆匆地去看这块传说中刻有“汉会稽太守朱公读书处”的石头。石头粗砺,且大,足够一个人躺下来小憩一会儿。只是字迹略有斑驳,笔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