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摘要]道家经典《庄子》一书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出于文章的立意和主题所需,予人物以褒贬,“因文生事”;在文辞运用方面,极具灵活性,妙趣横生。尤其是在即“道”离“道”者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儒家学派的圣贤孔子,作为《庄子》中即“道”离“道”者的典型代表,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现次数甚至多于庄子和老子,其形象也表现得极具矛盾性。   [关键词]《庄子》;孔子形象;   在我国古代经典中,《庄子》可谓独树一帜,尤其在形象塑造方面独具特色。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者往往出于文章的立意和主题所需,给予人物褒贬,不采用史家之“以文运事”,而是“因文生事”,显得比较随意。因此,在文辞运用方面,极具灵活性,或生动、或诙谐、或怒骂、或嬉笑,无奇不有,无所不能为,无所不能写,妙趣横生。从而,使得人物形象复杂多变。尤其是在即“道”离“道”者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庄子》中的即“道”离“道”者形象或为道家的追随者、代言人,或为叛逆者。而这些即“道”离“道”者形象中,孔子形象的塑造最具典型性。   《庄子》33篇近50处写到孔子及其弟子,孔子在《庄子》中出现的频率大于该书最主要的人物――庄子,也大于庄子的同道――老子。部分篇章甚至基本全是关于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如《?l箧》《盗跖》《渔父》等。《庄子》对孔子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呈现:一方面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主张等加以批判,一方面通过各种描写手段使孔子的人物形象趋于道家化,从而使《庄子》里的孔子形象具有矛盾性的一面。   首先,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孔子的形象自然多呈现出儒者的一面,他依然热衷礼节,为人谦卑。然而,当孔子形象代表儒家时,往往会被取笑,甚至被攻击、被鞭挞。整部《庄子》中,这样的情景有五六处。如《德充符》篇,孔子的学说被批判,且间接宣扬了道家的思想: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四海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 孔子曰:“丘则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德充符》   此外,在《天道》篇,孔子被老聃斥为“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和“乱人之性”;在《天运》篇,孔子被师金讥笑为推崇古圣先贤之道,“以舟之可行于水而求推之于路”“取?j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及丑女效颦的不懂变通的愚人;在《盗跖》篇,孔子以儒家领袖的身份,自矜博能,批评柳下惠“弟为盗跖为害天下而弗能教”,主动要求前往劝说,结果受到盗跖的严厉呵斥,落荒而逃。   瞿鹊子问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享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槊畹乐?行也。吾子以为奚若?”长梧子曰:“是黄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   ――《齐物论》   《庄子》通过长梧子来讥讽孔子及其主张,认为孔子不知“道”,批评孔子其实是生活在梦里的。将孔子作为反面形象加以刻画。   其次,孔子及其弟子在其他篇章中虽然仍以儒者身份出现,但是出于凸显道家思想及其主张的考虑,《庄子》赋予了这些儒者以道家思想,让他们为道家说话。甚至,将历史事实彻底颠覆,把儒家圣人孔子刻画为道家思想及主张的拥护者和追随者。这种形象的孔子在《庄子》中出现得更多、更频繁。如:   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曰:“恶!恶可!夫以阳为充孔扬,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谪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