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隐在山居爱农家——品读辛弃疾农村词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隐在山居爱农家——品读辛弃疾农村词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隐在山居爱农家——品读辛弃疾农村词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隐在山居爱农家——品读辛弃疾农村词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媪、剥”2个生字,会写“醉、媚、锄、剥”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鸡笼、莲蓬”。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看注释、浮现画面的方法,感知词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词句所描绘的画面。 4.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感受农家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教学重点。 1.通过浮现画面的方法,理解词意,体会农家生活的情趣和快乐;背诵词篇。 2.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流程: 一、交流对辛弃疾的了解。 通过课前的学习,对辛弃疾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辛弃疾简介。 概括:辛弃疾这个人,在朝为官忧国事,隐在山居爱农家。所以他的词作中有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也有清新婉转的农村词。 理解什么是农村词。 二、品读辛弃疾农村词——感受淳朴的农家人物形象、温馨的生活场景。 1.学习《清平乐·村居》。 课件出示词篇: 理解题目:“清平乐”,就是这首词的格式的名称。比如:这首词的格式就是,八句46个字。“村居”,则是这首词所要写的内容。 (1)诵读词篇。 ①读通词句。学习古诗词,是要品味的。首先要读通词句。 板书:品味 读通词句。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读。 指学生朗读。 指导字音:媪。结合字音指导认识这首词的上片韵脚,用的是“遥迢韵”,下片用的是“中东韵”。在诗词当中,一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或韵尾相同的字,叫做押韵。因为押韵的字都放在句尾,所以就把这些押韵的字叫做韵脚。 指导字音:亡。中国古汉语的用字现象之一,叫通假字。 课件显示相关内容。 ②读出韵味。这是一首充满生活闲情逸致的小词,我们要读出他的韵味来。 板书:读出韵味。 指学生朗读。播放音乐。 指导:“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诗词是要吟读的,轻轻地吟,慢慢地读,才能进入诗词的意境。读时要给人“声断气不断,气断意相连”的感觉。 老师范读。 师生合作朗读。 ③浮现画面。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是这样。读着,读着,我们脑海中就浮现出了相关的画面。 板书:浮现画面。 引导:此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座……茅草屋坐落在……河边有……听,茅草屋中有……翁对媪说:……媪对翁说:……接下去又看到了…… 相机体会:“卧”字的妙用,感受小儿的天真、自由自在。 小结语:就这样,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就出现了一处处景、一幅幅画。渐渐的,就进入了词境。 板书:进入词境。 (2)品味表达。 品味作者所描绘的人物和场景。先同桌交流交流,然后填写助学单。 课件出示助学单。 ①品味人物形象。 词人在词中描绘了5个人物,词中的人物形象,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想到了哪个词?(淳朴 自在 闲适 活泼 忙碌……)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淳朴。相机完成助学单“人物形象”一栏的填写。 板书:描绘 人物形象 ②品味农家生活。 词人给我们描绘了几个生活场景?这样的一家人的生活,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想到了那个词?(其乐融融 和谐幸福……)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温馨和美。这样的一家人,生活可能不是富裕的,但却是充满生活情调的,是温馨和美的。相机完成助学单“生活场景”一栏的填写。 板书:生活场景 ③品味情感。 整首词,可以用词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你用哪一个?喜……醉……表达的是喜爱,更是赞美!相机完成助学单“表达的情感”一栏的填写。 板书:表达情感 (逐栏显示与《清平乐·村居》相关的内容填写。) (3)熟能成诵。此时,相信同学们不用刻意背诵,就已经能够背诵了。学生背诵。 2.拓展学习《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1)课件出示词篇。 (2)学习要求。 用刚才学习《清平乐·村居》的方法,结合注释,读通词句,读出韵味,浮现画面,小组合作完成助学单所对应的栏目填写。 (3)学生自学,完成助学单《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相关内容填写。 (4)汇报交流,逐栏显示内容填写。 3.小结并拓展。 在词人的眼中,农家的儿童是天真烂漫的,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青年人是勤劳的,读:“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老人是悠闲的,读:“醉里吴音相媚好”。在词人的眼中,农家的妇女也是忙碌而贤惠的,他在《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中这样写,读:“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在《鹧鸪天》中这样写,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农家的姑娘是俏皮活泼的,在《玉楼春》中这样描写,读:“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瓜农的生活是既辛苦而又悠闲的,在《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中这样写,读:“卖瓜人过竹边村。” 课件依次显示词句。 总结语:词人辛弃疾真是隐在山居爱农家呀!他总是用一种欣赏的心情去观察,抓住农村朴实的农家人物形象、农家人温馨的生活场景。抒发对农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