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及其规律
目录
1、秦朝到隋朝的货币演变过程 1
1.1秦朝的货币 1
1.2西汉的货币 1
1.3王莽时期的货币 2
1.4东汉魏晋的钱币 3
1.5南北朝的货币 3
1.6隋朝的货币 4
2、货币演变的规律 4
2.1钱币形制基本不变 4
2.2货币重量稳定不变 4
2.3畸形的铜本位 5
2.3.1什么是畸形铜本位 5
2.3.2造成“畸形的铜本位制”的原因 5
3、参考文献 6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及其规律
-------秦到隋的币制研究
1、秦朝到隋朝的货币演变过程
1.1秦朝的货币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中国货币史--秦“半两钱”.2西汉的货币
汉初沿用半两钱。高祖实行自由铸钱政策。民间铸的钱小如榆荚,称为“荚钱”。经济凋敝加上钱币薄小,米一石贵至5000千或万钱。后在汉惠帝时禁止私铸。
吕后铸八铢半两;文帝五年改行四铢半两;并废除《盗铸钱令》,再次实行自由铸钱的政策,造成“吴、邓氏钱布天下”的局面。后又禁铸。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至武帝即位时,经济实力大大增加,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下令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设“上林三官”即钟官、辨铜、均输,组成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也称上林钱和三官钱改变了货币混乱现象。从汉武帝起历西汉,新莽,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共七百多年五铢长期为历朝法定货币。因五钱轻重合宜,中国以“五铢”为主要形制的方孔圆钱还影响日本、安南、朝鲜等国。
??中国货币史--汉“五铢钱”
王莽时期的货币
西汉晚期,王莽建新朝,托古改制,滥发货币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第二次改变币制,取消五铢钱和契刀错刀,专用大小泉。
始建国二年(公元十年)第三次改变币制,实行宝货制,共5物6名28品:
5物:金、银、铜、龟、贝。
6名:金货、银货、龟货、布货、泉货、贝货。
28品:
(1)金货1品:黄金每斤值钱10000;(2)银货2品:分朱提银和其他银两以每流(八两);(3)龟货4品;(4)布货5品;(5)泉货6品;(6)贝货5品
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改革币制:废除宝货制,改成货泉和货布。
复杂的币制使“农桑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每壹易钱,民用破业,而陷大刑”。随着新潮的被推翻,王莽推行的币制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王莽时期的货币:大泉五十
王莽被推翻后,首先由更始帝(刘玄)在更始二年(公元24年)恢复五铢钱的铸造。后来东汉各个时期基本上沿用五铢制式。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大铸小钱。结果造成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人们纷纷以谷帛为币,货币经济出现衰退景象。
三国鼎立,各国不同的经济基础导致不同的货币流通情况
曹操恢复五铢。
蜀汉除铸五铢外,还铸造直百钱。
孙吴仿王莽大钱五十形制,铸行大钱五百,大钱当千,当二千,当五千,都用青铜 。
两晋政府没有铸钱,只是使用前朝货币。
1.5南北朝的货币
这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形成的一个过渡阶段,是由于本期政治经济制度混乱决定的。
南朝刘宋于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开始铸钱,币文为“四铢”。后反复,质量变化,后禁止流通。史书记载,永光二年(公元465年)铸永光二铢,形式薄小。始兴郡公沈庆之奏准允许私铸,“有时钱货败乱,一千钱长不盈三寸”,称为“鹅眼钱”。更坏的叫“延环钱”。“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货不行。”(《宋书。颜俊传》)
萧齐只有武帝永明八年在四川铸过五铢钱,后因成本太高而止。
梁武帝先铸五铢钱,重如其文。后又铸无外郭的五铢,新旧并用,后禁用旧钱,后又铸铁钱,比较混乱,好在不久亡国。
陈国文帝天嘉五年(公元564年)铸五铢钱、一当鹅眼钱十枚。宣帝太建十一年铸太货六铢,一当五铢钱十枚。后又改当一。太货六铢的“六”字,篆书像一个人叉着腰,民间借此发泄不满,说,“太货六铢钱,叉腰哭天子”,后废之,专用五铢。
北朝北魏建国后仍然过游牧生活。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才正式铢钱,币文为“太和五铢”。但由于粗制滥造,加之私铸严重,私铸钱“薄甚榆荚,上贯便破,置之水上,殆欲不沉”(《魏书、高道穆传》),有风飘和水浮之名称。为整顿币制,孝庄帝永安二年改铸永安五铢。
东魏仍沿用永安五铢。
北齐文宣帝天宝四年,铢常平五铢。
西魏在文帝大统六年(公元540年)铸五铢钱。十二年又铸减重五铢钱。
北周起初沿用西魏五铢钱,后铸大钱。但由于编制严重,不能保证币值稳定。
1.6隋朝的货币
隋文帝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陈,统一中国,结束270年的分裂局面。并铸标准的五铢钱,称“开皇五铢”,又叫“置样五铢”。并对关外来人所带钱与样钱进行对比,不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