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礼字管窥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礼的起源
第29卷第2期河北法学V01.2 9.No.22 0 l 1年2月Hebei La加ScienceFeb.,2 0 1 1从“礼字管窥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礼的起源姜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摘 要:通过对古“橙”字的字源进行分析.从“檀”字的解释与构成中所涉及到的“履”、“示”和“壹”三个字 人手,试图从中找出中国传统法文化中所蕴含的礼的要素,从源头上探寻中国礼文化的内涵。关键词:礼;履;示;璺中图分类号:DF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33(2011)02-0039-06Probe of Doctrine of“Li”in Chinese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Word“Li”JIANG Dong(Law School,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 00872 China)Abstract: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word Li(Rite),the article aims at seeking the origin of Chineseconcept of“Li”and its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With the study on the words of“Lii(履),Shi(示),Li(璺)”,which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the word Li(rite),the article expounds tO explore the elements of Li embedd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KeyWglqlds:Rite(Li);LU(履);Shi(示);Li(盥)“礼”在中国传统社会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关于礼形成了一整套详尽和完善的规范制度,《中 庸》即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在中国古代对礼的认识和掌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札器》日: “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由此可知,中国古人眼中,礼是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正如《论语·季氏》所云:“不学礼,无以立”。无怪乎有学者指 出,就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而言,礼构成r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正如因为有了礼,中国传统文 化才形成和谐、圆通的体系,政治、法律、经济、宗教、科技等等,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这个体系的 组成部分。礼浸透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J】。本文则试图从“礼”字本 身的字义解析人手,管窥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礼观念。收稿日期:2010—10-14作者简介:姜 栋(1976‘),男,山东青岛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制史、英美法、法律英语。一39—万方数据引言:“礼”的含义解析 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义,大体有道理、礼仪和法纪制度几种。《礼记·仲尼燕居》日:“礼也者,理也。君子无礼不动。”《管子·心术篇》日:“故礼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明代章潢《礼总序》日: “礼者,理也。在天日天理;在地日地理;在人日脉理;在人伦日人理;在木日条理。支分节解,脉络贯 通,至纤至悉,秩然不淆。圣人制为五礼,岂能于自然之理加减毫末哉!”这些都是论述礼作为一种道 理、原则。《庄子·缮性篇》日:“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则指出了礼作为一种仪式的存在。礼关 于法纪的记载,则有《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日:“会、朝,礼之经也。”《苟子·劝学篇》:“礼者,法之大 分、类之纲纪也。”由此可知,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蕴丰富。若单从词源上看,“礼”这个字具体有什么含义呢?众 所周知,我们现在使用的“礼”字是简化汉字,“礼”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书写方式。一般 认为,小篆的礼字写作“程”,金文中的礼字写作喜。由于汉字象形文字的形意造字特点,我们对礼字 的字义研究就要结合“礼”字的几种古体字来探究其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汉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穗,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甍,营亦 声。”旧·从许慎对“礼”字的解释来看,其中包含着这样几个关键字:“履”,“示”和“甍”,而“礼”字的含 义与这几个字的关系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和疑问:首先,“礼”和“履”紧密相连,甚至是以“履”释 “礼”,即所谓“橙,履也”,为何选择“履”来解释“礼”,甚或是用其作为“礼”的同义词;其次,由“礼”字 “从示从昱,璺亦声”可知,“褪”是一个形声字,意符是“示”,声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