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喻型的章学诚和转喻型的戴震-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第1期 山 东社 会 科 学 No.1 总第197期 SHANDONGSOCIALSCIENCES GeneralNo.197 隐喻型的章学诚和转喻型的戴震 章益国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 西方叙事主义历史哲学以比喻类型作为区分史家的依据。以此为启发,从章 学诚和戴震各自的一个早年回忆入手,可得出一个推论:章学诚的“语言—思维”习惯带有隐 喻型的特点,而戴震则可以说是转喻型的。这个差异,是他们两人分歧的原始根源。这个推 论既符合了以往研究的一些共识,也能为乾嘉学术研究史上一些争论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章学诚;历史认识论;叙事主义历史哲学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2]01-0070-10 近数十年来,西方史学理论经历了所谓的“语言学转向”。“叙事主义”的历史哲学思潮接踵“分析的历 ①其最令人惊眩的成果,就是海登 ·怀特的“元史学”理论。怀特“借助比喻理论寻找想象与 史哲学”而起, ② 历史之间的合理关系” ,揭示出特定历史学观念赖以构成的语言学基础,从而确定历史作品的诗性本质,结 论大胆,引得史学界一时侧目。 怀特理论的关键一步是个归类游戏,他以西方传统诗学和近代语言理论中常称的四种比喻类型引申出 ③ 四种历史意识模式:隐喻、提喻、转喻和反讽。“转喻型的马克思”、“隐喻型的尼采”、“反讽型的克罗齐” 这 些说法,自然会引起史界“某史家归于某比喻型”的普遍尝试,以验证(或证伪)怀特的理论———虽然这种做 法有比附之嫌疑。本文以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学理论家章学诚为例,并将之与其一时瑜亮的戴震作为参 ④以怀特的比喻类型方法作为分类试纸,探讨怀特理论这个新工具能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什么新启发。 照, 一、章学诚和戴震的两个早年故事 早年故事蕴含了一个人此后的精神成长,这类故事多为成年后回忆所得。回忆是对自己成长过程的返 观和确认,虽混入后来看法而有不再“纯粹”之虞⑤ ,但“回忆/遗忘”———这一机制筛选出了对后来的自己 ⑥ “有意义”的往事,并改变之使之“服务于以后的趋势” 。缘此心理史学常常把人们的精神特征追溯至早 ⑦ ⑧ 年,以完成所谓“倒序制造”(ReverseEngineering)式的“倒果求因”心理分析任务。下文我们也想从章学 诚、戴震各自的早年时代的故事入手,揭示“戴章对抗”典范意味的某些面向。通过章学诚的自述,我们得知 收稿日期:2011-11-15 作者简介:章益国,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彭刚:《叙事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 陈新:《历史认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5页。 ② ③参见[美]海登 ·怀特:《元史学》第八、九、十章,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学术史回顾:“章学诚对抗戴震”这个学术史公案,自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三联书店2000年版)发其蕴意后,仍有反复咀嚼的价 ④ 值。余本人复有《章学诚对抗戴震》一文(载于《人文与理性的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另外一位钱穆弟子戴景贤也有《论戴东原章 实斋认识论立场之差异及其所形塑学术性格之不同》(《文与哲》第十期,台北2007(6))。章学诚的语言观念,可参考山口久和:《章学诚的知 识论》第六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李洪岩有数篇文章:《中国古代史学文本的理论与实践》(《文史哲》2006年第5期)、《历史文本与 历史认识》(《学人》第8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等,对传统史学的文本论做了整体的概览。王晴佳有《以史解经———章学诚与现代诠释 学》(《思想与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辽东湾地区孔隙演化的机理-地球科学.pdf
- 关于召开常州2011年第二期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持有人会议的公告.pdf
- 关于召开广州中等职业学校财经商贸专业教研会-广州中职财经.doc
- 达观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引擎服务接口文档-ucloudcn.pdf
- 迁移至英格兰英国-fossfamilyofficeservicesswitzerland.pdf
- 关于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doc
- 过渡时期的挑战-论displayport的相容性问题.pdf
- 迁移您的版本控制-microsoft.pdf
- 关于完善农发行体制机制的研究与思考-中国金融论坛.pdf
- 运用国际调查教育资料库跨届比较分析之技术建议-aterorgtw.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