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演变》复习课件.ppt

sk《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演变》复习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k《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演变》复习课件

从汉代儒学到宋明理学,在政治思想方面放大的了“礼”。使“三纲五常”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成为了社会主流意识。 宋明理学强调“内圣”(道德修养),对于个人人格和民族性格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造成了“专务心性,不务实际之学”的弊端(尤指心学)。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明中后期 明末清初 提醒: 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非主流的思想现象。 拓展:思想活跃的社会背景 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 经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思想文化:理学的日益僵化,束缚个性和创造力。 社会: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激烈的动荡年代。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 材料2: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反对将孔子神化和否定儒学的权威性·· 《焚书》《藏书》 材料1:“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 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1.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1)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 伪与官场的欺诈。 4)提倡男女平等。 著作:《藏书》、《焚书》…… 2.评价: 他的思想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有利于明末清初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反映了明中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现实。 (一)李贽的“异端”思想: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焚书》《藏书》 (二)明末清初儒学的新发展 ——特点: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启蒙色彩 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黄、王突出) 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黄突出) 学术上:提倡经世致用(顾突出)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二)明末清初儒学的新发展 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 材料1: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 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强调君臣平等 材料2: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明夷待访录》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的民主思想。 黄宗羲政治思想的评价: 1)这些主张反映了明朝末年,传统社会 生产关系的变化。 2)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明末清初儒学的新发展 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 材料1: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众治” 的主张;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提醒:其“天下……”论实际是对理学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的继承和弘扬 (二)明末清初儒学的新发展 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 主要贡献:批判总结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 (1)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2)哲学思想:发挥了古代“气一元论”的唯物论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反对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 强调社会变革 2. 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材料:“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二)明末清初儒学的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 岳麓版中强调: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产生发展 春秋战国 儒学演变线索: 魏晋南北朝 正统地位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宋明 面临挑战 隋唐 新变化 明清之际 新发展——理学 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见解,相互竞争、相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