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添加剂9-28.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添加剂9-28

常用酶制剂 1.谷氨酰胺转氨酶:蛋白质改性用,用于肉类、人造肉、乳品、植物蛋白制品 2.木瓜蛋白酶:用于水解动植物蛋白,肉类、饼干 3.α-淀粉酶:用于淀粉、糖、酒类食品 七、增味剂 定义: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 类别: 氨基酸类:谷氨酸钠, 核苷酸类: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 单一鲜味添加剂 复合鲜味添加剂:鸡精。 (一)谷氨酸钠 1.性质 简史:味精是菜肴鲜味剂的第一代。在我国,它始于1922年的上海天厨味精厂,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 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它是以碳水化合物(淀粉、糖蜜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再提炼精制而成或水解植物蛋白质加工制得的产品。 漂白剂类别 类别: 氧化型漂白剂:过氧化氢、过硫酸铵,→氧化发色物质 还原型漂白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产生二氧化硫→发色物还原褪色 二氧化硫漂白机理 1.将有色物质还原褪色 2.抑制氧化酶活性,阻止褐变 3.阻断含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的缩合,防止非酶性褐变 4.阻断微生物的生理氧化,兼有漂白、防腐作用 亚硫酸盐毒性 过敏性疾病 哮喘 破坏维生素B1 产生的二氧化硫过高,产生呕吐、腹泻、恶心 对策:控制使用量与二氧化硫残留量 漂白剂使用量 过氧化氢:面条、烤鱼卷、蛋糕 过硫酸铵:面粉 二氧化硫:葡萄酒、果酒 硫磺:蜜饯、干果、干菜、粉丝、食用蕈 亚硫酸钠:糖果、蜜饯 低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蜜饯、罐头、饼干 四、着色剂 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 可以提高食品的商品价值,促进消费。 按照来源和性质,食用色素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 合成色素特点 特点:主要是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有机色素,它的特点是:色彩鲜艳、性质稳定、着色力强、牢固度大、色调多样,而且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品种:苋菜红、胭脂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诱惑红等。 合成色素的毒性 合成色素大多数对人体有害,有毒原因: 有的为本身的化学性能对人体有直接毒性, 有的是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了有害物质, 在生产过程还可能被砷、铅或其它有害化合物污染。 食用天然色素来源、种类 来源:来自天然物,且大多是可食资源,通过一定的加工方法所获得的有机着色剂。它们主要是从植物组织中提取,也有来自动物和微生物。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主要有焦糖色素、辣椒红、β-胡萝卜素、叶绿素、高梁红、红曲米等。。 天然色素的安全性评价 天然色素的安全性高、色泽自然 对光、热、酸、碱敏感,在加工、贮存过程中很容易褪色和变色,影响感官性能。 食用天然色素的成分较为复杂,经过纯化后,其作用也有可能和原来的不同;在精制过程中,化学结构也可能发生变化; 在加工过程中,有被污染的可能 小结:不能认为食用天然色素就一定纯净无害 使用食用色素注意点 ①称量要准、分布要匀,使产品前后一致,色泽均匀。 ②要注意生产用水及工具、容器中余氯和金属离子的影响,其消除措施应考虑在前。 为免受影响,色素的添加应尽量靠后。 ③拼色中溶剂不同或溶剂浓度不同,色调不同 ④应注意色素间的影响,如靛蓝能使赤藓红成褐色,而靛蓝与柠檬黄混合后经日光照射,靛蓝极易褪色 食用合成色素的拼色 红 黄 蓝 红 黄(基本色) 橙 绿 紫 橙 (二次色) 橄榄 灰 棕褐 (三次色) (二)食用天然色素 红曲米 焦糖 甜菜红 虫胶红 Β-胡萝卜素 1.红曲米 历史 红曲米即红曲,古称丹曲,是我国传统产品。早在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即有详细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述。 红曲米性质 易溶于中性或偏碱性水溶液,不溶于油脂及非极性溶剂 色调为橙红色。 红曲米几乎不受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的影响,但遇氯易褪色。 耐热性和耐酸性强,但经阳光直射可褪色。 对蛋白质着色性能极好,水洗不褪色。 红曲米使用 熟肉制品 复合调味料 酱及酱制品 果酱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焦糖色 (1)性质:将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浆高温加热(160~180?C),使之焦糖化,再用碱中和制得。有时加铵盐为催化剂。 焦糖色又称焦糖、酱色,具有焦糖香味和愉快苦味,易溶于水,可溶于稀醇溶液,不溶于通常的有机溶剂和油脂。耐光、耐热,在日光照射下至少能保持6小时稳定。色调受pH值及在大气中暴露时间长短的影响。 (2)焦糖色的使用 加氨生产的焦糖色可用于酱油、食醋、调味酱、调味类罐头中,可按实际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规定4-甲基咪唑(致惊厥物)的残留 量 200mg/kg (二)食用合成色素 1.苋菜红 (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