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思路.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思路

高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指津 一、形象意境类 【命题形式】 1、此诗描写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3、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要素、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景都写到;忠实于原诗,加以想象、联想、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用一些双音节的形容词,如幽静、萧瑟、生机勃勃、孤寂凄清、雄浑壮丽、恬静优美、沉郁忧愁、和谐静谧、高远辽阔、开阔苍凉、萧瑟凄冷等来表现景物的特点、情调。 3.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做到知人论世。 【高考题示例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日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花香扑鼻,泥融土湿,燕子正在忙于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要点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要点二)。表现了诗人结束了奔波流离后生活安定时愉悦闲适的心境(要点三)。 【高考题示例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全国卷)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丰年。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么?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丰年”。 【高考题示例三】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高考辽宁卷)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欲死,系船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黄昏的月色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惆怅的心绪。 二、表达技巧类 【命题形式】 1、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 3、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表现方法,也称表现技巧、表现手法。这是诗人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段、方法。主要包括抒情方法、描写方法、修辞方法。 抒情方法包括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描写方法包括衬托:正衬(烘托)、反衬(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乐景衬哀情等),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对比等。 修辞方法包括比兴、比喻、比拟、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要素、步骤】 1.准确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 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结合诗句具体阐释; 3.运用此方法的好处,怎样有效地传达出诗人的思想情感。 【举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要点一)。天未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要点二)。两处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要点三)。 【高考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年高考福建卷)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两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秋、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