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之固氮作用及固氮基因转殖.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投稿類別:生物類 篇名 生物之固氮作用及固氮基因轉殖 作者 曾至誠。國立鳳山高中。二年十三班 指導老師 陳佩瑱 生物之固氮作用及固氮基因轉殖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人類從3000 年前發展至今,目前面臨了三大危機—能源危機、人口危機還 有糧食危機。這三者之中,全球人口總數的暴漲占了很大的因素 ,現今世界總人 口數約70 億人,專家估計到2070 年可能會超過100 億,若要養活如此多的人口, 以地球上有限的耕地、現有的農業方法及體系,是不堪負荷的。因此,發展提高 糧食產量的技術刻不容緩!然而,快速提高作物產量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植物 如何大量獲得養分變成了首要課題 ,氮元素的攝取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 二、研究目的 希望藉由這次的小論文研究,能夠深入理解到生物的固氮機制及其固氮之原 理 ,並探討固氮基因轉殖的可能性。基因轉殖或許不難 ,但經過基因轉殖後的新 作物是否有其作用?希望此次研究可以解答我的疑惑 ,得到心得 。 三、研究方法 到市立圖書館尋找相關書籍與資料,同時留心科學月刊是否有刊載可用新知, 並在資訊來源正確的網站查詢,經過仔細閱讀後寫出論文大綱,整理歸納後得到 結論。 貳●正文 一、何謂固氮 顧名思義即「氮」的固定 ,「簡稱固氮 (Nitrogen fixation ),是指將空氣中遊 離態的氮(氮氣)轉化為含氮化合物(如硝酸鹽、氨、二氧化氮)的過程。可分 為自然固氮以及人工固氮兩種。」(註一)工業上我們使用哈伯法製氨,將氮氣與 氫氣在極高溫、高壓下使用催化劑作用完成;而自然界中,除了耳熟能詳的根瘤 菌固氮外,「目前已知約200 種的放線菌、厭氧菌及光合作用細菌均有固氮 (nitrogen fixation 簡稱nif )的能力。」(註二) 1 生物之固氮作用及固氮基因轉殖 圖一 :地表上的氮循環 (閻隆飛、遊長芬。生物固 氮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取自 / mywebB/Newbook-7/kd-06.h tm) 二 、生物的固氮機制 (一) 共生固氮(兩種生物共生時才有固氮的能力) 1.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共生固氮 豆科植物、小麥以及水稻等自古以來都是重要糧食作物,我們的祖 先和古羅馬人、希臘人早已了解種植豆類或以之輪作可以增加或恢復農 田土壤的肥力。據估計 ,豆科植物中約有90%的種類會跟根瘤菌形成 根瘤,且平均每年每公頃可以固氮約100 到300 公斤之間。而固氮作用 的大功臣,便是豆科植物的根瘤,沒有根瘤的豆科植物也就沒有固氮的 能力。 「根瘤菌是土壤中常見的一類桿狀細菌,它本身並沒有固氮能力, 當植物的根部受細菌的感染形成根瘤時才具有固氮能力」(註三) ,不同 的植物引發根瘤的細菌不盡相同。根瘤菌在土壤中受到植物根部的分泌 物吸引聚集到根部,接著透過根毛的表皮傷口進入,此時 「根毛發生綣 屈,同時根部形成一條感染絲(infecti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