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ppt

总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尝试作答] (1)明朝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臣只备皇帝顾问。 (2)清代军机处地处内廷,军机大臣承旨办事,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3.(2013·重庆文综)《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典例训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记忆和运用能力。从材料“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可知在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内阁在明成祖时才正式设立,排除A;由“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可知B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决策机构和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内侍机构,无实权,内阁大学士也不是丞相,排除C、D。 答案 B 4.(2013·江苏单科)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解析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信息“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可知B正确。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由此可知A、C、D表述错误。 答案 B 命题趋向 运用新材料考查考点整合   (2013·江苏单科)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命题探究感悟 ■真题研析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解题分析] 第一步:审题干 一定时空:唐朝 二明考点:唐朝三省六部制 三抓关键:“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 第二步:析选项 [答案] A A 材料中“政事堂议决”说明了皇帝与政事堂之间的权利关系 正确 B 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 排除 C 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 排除 D 表述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 排除 命题趋向 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013·海南单科)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解题分析]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二抓关键:“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 第二步:析选项 [答案] B A 刑政是辅佐礼乐的,故不是强调严刑峻法 排除 B 礼乐是治平的核心手段 正确 C 材料没有涉及休养生息 排除 D 刑政是辅佐礼乐的,故不是兼采儒法二家 排除 命题趋向 考查对材料概括分析归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说明、论证的能力  (2013·四川文综)(节选)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 [解题分析] “特点”:采用语文层次划分和概括法。注意抓住材料的三个句号,即三个层次以及关键词语概括归纳。如从第一句“西周就开始”可得出:时间早;从第二句“大量相关法律”得出:有法律法规保障;从第三句自唐至明清相关法律的制定得出: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等。“作用和局限”:结合材料一、二及古代中国专制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