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作文多大点事.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文多大点事

《作文,多大点事儿》 有一个小KK,四岁,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跟他的妈妈说:我要早起了,不然没时间玩了。我们也一样,要抓紧时间,不然没时间讲了。 今天我们讲课的主题是“作文,多大点事儿”,所以我们也要跟写作文一样,开门见山。 要明白作文到底有多大的事儿,首先我们要知道作文的事在哪儿?不管是我们小学生,还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作文的“事”大体上来讲就这么四件。 第一件事:写不出来,没写在纸上,但是写在脑门上了。一提笔,姿式很好----悬腕,落不在纸上,纸上还是空白的。但是脑门已经皱成了大猩猩似的。 第二件事:写不动。写不动是什么意思?作文写得不生动,但是屁股在动呢!一会儿抓抓屁股,一会儿挠挠头发,一会儿喝点雪碧,一会儿吃点水果。浑身在动,但落在纸上的文字却没有生动性。 第三件事:洋洋洒洒。但这个洒不是潇洒的“洒”,是水洒满地的“洒”。一地鸡毛外加一地的水。剪不断,理还乱!现在的孩子,接触面广、知识量大,写的东西多,但一拎起来,滴滴答答,稀里哗啦。 第四件事:写得高。立意写得高, “高射炮打蚊子”,没打着蚊子,打到太空上去了。不是“太空”的“空”,是假大空的“空”。小朋友写作文的结尾往往这样:今天我玩了一天,太好玩了;今天我吃了一顿,太好吃了;今天我看了个电影,太好笑了。又是太好吃,又是太好玩,又是太好笑,结果太到“空”上去了。 以上,就是作文的“事儿”,希望妈妈们带着孩子来诊断下。事儿到底在哪儿?病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 作文的四件事,四个病症。怎么治?通常的手段,是吃中成药。所谓的中成药就是治不死人,也治不好病,所以叫中成药。中成药开的方子是什么呢?像治糖尿病,三多一高:多阅读、多观察、多练习。最后一高是什么?高度近视。抄句抄词,这眼睛怎么近视的?就是抄书抄出来的近视。我们去想想,多观察,多阅读,还有多练习,作文有提高没有?报了不少班,看了不少书,写了不少的日记,有提高吗? 我们跟孩子说你必须要做“语三多”,平时孩子的学习负担很重了。再搞个语文的“三多”,把孩子给压在那里了。压那里不说,还怨孩子:这孩子太懒、这孩子不勤快、不努力、不上进,不用心。结果 “亲子关系”变成了“轻子关系”。轻视的“轻”。现在你“轻子”,以后你这“亲妈”也就变成“轻妈”。 孩子在小的时候,是不是妈妈整天抱着叫“我的亲亲”“我的乖乖”“我的心肝”?但是孩子一大,到懂事了能提笔写字了,就“我这孩子特懒,我的孩子特笨,我的孩子一点也不勤快”。 亲子变轻子,亲妈也就会变成轻妈。所以一定要真正把亲子落实下去,亲热的亲,亲切的亲,亲近的亲。把亲子进行到底,不能轻视到底。 关于多观察、多阅读、多练习,讲一个笑话:说过去有个大财主,有一个儿子,儿子特别笨,认字困难。于是大财主就请了一个很有水平很有名望的教书先生。跟先生说:什么时候你能教会他哪怕一个字,赏你十锭银子。教书先生心想这还不容易?就把笨儿子叫到旁边用毛笔写了一横,写了个“一”字,认识了吗?这是“一”,好好看。第二天再写一个杠,这是“一”字,不几天笨儿子就认识这个字了。过了一星期,大财主考这先生了:先生教我们家孩子一个星期了,能不能认识一个字了啊?先生自信满满地把孩子叫来了, “哗”写了“一”字。笨儿子一看回答:不知道!先生急了,一个星期都教你这个字,现在都不认识?笨儿子说:你以前教我的那一横太细,今天写这笔太粗,所以我不认识。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要会观察。一个“一’字观察一个星期,结果他就观察到粗细了。老师原来那个“一”很细的,你现在一写粗了就不认识了。这怎么叫观察?所以认为这个药方不行。 ? 关于多观察。很多妈妈功夫下的太足了,为了让孩子写游记,飞一趟海南岛,看到没?大海,让他写大海。沙漠没见过,草原没见过,一趟飞机去草原、去沙漠上看看,回过头来还是不会写。旅游的时候孩子好开心,但回来写的时候孩子好伤心。 关于多阅读。不是说阅读不重要。今天来听讲座的家庭,相信都很重视教育。我们不断的告诉孩子多看书,我们买了很多课外读物,可能孩子也常去图书馆。但是提起笔来写出什么来了呢? 关于多练习。有妈妈问:要不要我家孩子天天写日记?回答是:天天日记天天疯。说句玩笑话,写日记的人都是什么人呢?都是名作家。看看曾国藩家书、看一看傅雷家书、看一看鲁迅日记,是因为写的好才去写日记,不是因为他写日记才写的好。想想有没有道理? 多观察、多阅读、多练习这个中成药没有可操作性。所以我们就要在可操性上入手,去探讨怎么样会观察,会阅读、会练习。 我们要看到:阅读、分析、写作是一回事。看到一个现象,有的孩子语文的阅读没考好,妈妈就给报一个阅读班,有的孩子作文失分多,妈妈就给报一个作文班。听上去感觉好像有逻辑上的问题。孩子去学语文书上,语文课本里的东西,是在干嘛呀?是在阅读呀!是不是在阅读当中要分析?分析完了是不是还要告诉我们怎么样照猫画虎去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