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帽藓科植物的研究进展.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大帽藓科植物的研究进展

中国大帽藓科(Encalyptaceae, Musci)植物研究进展 沙毕热木·斯热义力 (新疆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 摘要:在研究文献和标本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中国大帽藓科(Encalyptaceae)植物的研究进展,对中国大帽藓科植物的分类和分布进行了整理研究。在中国仅有大帽藓属(Encalypta Hedw.)分布,共一属11种。其中的拟烟杆大帽藓(E. buxbaumioidea Cao, Gao et Bai.)、中华大帽藓(E. sinica Zhao et Li.)、天山大帽藓(E. tianschanica Zhao, Hu et He.)、E. gyangzeana C.Feng, X.-M.Shao J.Kou等4种为中国特有分布类型。 关键词:大帽藓科;大帽藓属;分类;中国 大帽藓科植物包括2属,即Bryobrittonia(Mitt.) Horton.和Encalypta Hedw.,Bryobrittonia(Mitt.) Horton.仅含1种,仅分布于北半球高山至北极地区,最南可达中亚的阿尔泰山[1][2];Encalypta Hedw.世界各地包括约36个种[3][4] ,其种类主要是限于山地和北极的北半球地区[5][6]。本属最主要的特征是具非折叠帽,覆盖整个胞蒴,基部流苏状或具裂瓣;叶全缘,上部细胞方形具细密疣,上部边缘具细圆齿;叶基部细胞横切面明显加厚呈淡红色[7]。 对中国大帽藓的研究开始于1859年,首先由Mitten从西藏报道了5种,其中命名了一新种,即西藏大帽藓(E. tibetana Mitt.)[8],另外四种分别是高山大帽藓(E. alpina)、大帽藓(E. ciliata Hedw.)、尖叶大帽藓(E. rhaptocarpa Schw?gr.)、钝叶大帽藓(E. vulgaris Hedw.)。陈伯川是第一个报道华北地区大帽藓的中国人[9]。陈邦杰在1963年出版的《中国藓类植物属志》(上册)中添加了E. spathulata Müll. Hal. [10];1990年曹同、高谦报道了E. buxbaumioidea Cao, Gao et Bai. [11];赵建成分别在1997年、1999年报道了中国新疆特有种E. tianschanica Zhao, Hu et He. [12] 、中国特有种E. sinica Zhao et Li. [13]。2003年王晓宇、熊源新从贵州省西北部报道了一中国新记录种扭蒴大帽藓(E. streptocarpa Hedw.)[14]。2016年冯超、邵晓明从西藏江孜县卡若拉冰川报道了中国西藏特有种E. gyangzeana C.Feng, X.-M.Shao J.Kou[15]。 科的特征和分类 1.1 特征概述 大帽藓科(Encalyptaceae)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特大长筒形的蒴帽,由它罩覆整个孢蒴。蒴帽的基部平整或具有不规则的裂瓣,蒴帽喙的长短;孢蒴的形状,有无蒴齿,蒴齿的层次、颜色;蒴柄长短,卷曲或直立;孢子形态,孢子表面纹饰;叶多为舌形、匙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圆钝、具短尖或长毛尖,中肋及顶或在叶先端消失;叶中上部细胞圆—方形、疣的形状、疣上的纹饰,;叶基部细胞呈长方形,具红褐色增厚横壁。这些特征则是区分科内种间类群的标准。 1.2 种的特征 1.2.1 高山大帽藓(E. alpina Smith.) 植物体较高,密集丛生,高2.7-3.8 cm。叶从基部向上收缩成披针形,叶边缘平直,先端具长毛尖;中肋突出于叶先端;叶腹面的分叉疣多呈“腿骨状”,严密的覆盖在叶表面,疣上具粗糙纵纹,叶背面具不规则乳突,排列疏松。雌雄同株。无蒴齿;蒴盖具细长喙。蒴帽大,窄长钟形,基部具三角形裂瓣;孢子圆球形,表面具不规则细密疣。 生境:生于岩面薄土或高山地区土地,亦见于沼泽地中。 产地:河北,内蒙古,陕西,云南,西藏,新疆。 分布:中国,日本,蒙古,中亚,(阿尔泰山、天山),欧洲,北美洲,阿拉斯加,格陵兰岛,冰岛。主要分布在北极区及高山地区。 1.2.2 尖叶大帽藓(E. rhaptocarpa Schw?gr.) 植株体丛生,约0.9-1.5 cm高。叶狭舌形至匙形,先端急尖;中肋粗壮,突出于叶先端形成细长毛尖。叶上部细胞圆方形,具细密疣,不透明;叶腹面细胞排列疏松,间隙大,细胞向外突出,大多数疣的中下部两两相连,形成分叉疣,有表面具纵向纹饰;叶背面细胞疏松,表面具不规则疣,疣表面纹饰突出,明显具皱。雌雄同株。蒴齿单层,披针形,黄白色,表面具细密疣。蒴帽大,钟状;孢子表面具粗疣状纹饰。 生境:生于土坡或石面土生,稀见于低湿地。 产地:内蒙古,大青山,大兴安岭林河口,山西,云南,西藏,河北,甘肃,新疆。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