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邓石如篆刻传承析探(陈信良)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造形藝術研究所 〈鄧石如篆刻傳承析探〉 陳信良 (抽印本) 251-274 頁 2003 年6 月 鄧石如篆刻傳承析探 造形藝術研究所研究生陳信良 Shin-Liang Chen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討清朝篆刻家鄧石如的篆刻傳承關係,以作品結合文獻綜合研 析,解明山人臨習前輩篆刻的過程,以及對後世追隨者之影響。 鄧氏的細白文作品似乎較少為人談及,可能是數量不多,且主傳其法的吳讓 之亦自具風貌,故學界皆以朱文印「圓朱文」做為其風格代表。由傳世的紀年印 作可知,山人創作的過程中仍不斷的找尋突破自我之法,其「以書入印、印外求 印」及不囿諸法的創作,為後世的吳讓之、徐三庚、趙之謙、黃牧甫等篆刻家提 供了諸多豐富的創作泉源。 關鍵詞:鄧石如 篆刻 細白文 圓朱文 以書入印 1 前言 鄧石如(1743~1805)安徽懷寧人,原名琰,字石如,嘉慶年避帝諱以字行, 又字頑伯,號完白山人,別署完白、古浣子、游笈道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等。 自幼家貧,一生未仕,布衣至終。開創「鄧派」之先風,對後世的影響超越盛極 一時的「浙派」。晚清諸家,如吳讓之,其至黃牧甫,可說均秉承鄧石如的藝術 理念,繼續拓展篆刻表現內容,書法篆刻交相融合,進而「印外求印」,終使清 朝篆刻藝術大放異彩。鄧石如集大成、開新境、導風尚之功,確是無庸置疑的。 1 鄧石如三十八歲後,書法、篆刻作品漸多,主要是友人梅鏐將其所藏盡出, 山人得以博覽各朝金石碑刻,汲取精華,創作發揮於書法與篆刻之中。能承襲山 人印風並開展新貌者首推吳讓之2 ,其為包世臣弟子,篆刻初學漢印,後宗鄧氏 法乳,吳氏曾為其師刻製許多印章,因為印風相近難辨,常被誤認為是鄧石如所 刻。之後如徐三庚、趙之謙、黃牧甫、吳昌碩、齊白石等人,亦繼承了山人「印 從書出」的創作觀念,各自於藝術領域有其一片天地。 一、計白當黑、印從書出 山人十七歲時已遊歷安徽等省縣各地,常往來於南京、鎮江、揚州、鹽城、 蘇州、常州之間。篆刻初學何震,章法佈局採 「計白當黑,奇趣乃出」,印風有 「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之特色。 早在東漢,道教丹鼎派論著《周易參同契》中即提出了“知白守黑"。《周 易參同契》是魏伯陽撰,書名中的“參"即“三",“參同"即“三道":“大 1 林進忠〈鄧石如的篆刻藝術〉刊《設計眼》第八期,42 頁,民國80 年6 月。 2 吳讓之(1799-1871)原名廷颺,又名熙載,字讓之、攘之,後以字行。別署讓翁、攘翁、晚 學居士、方竹丈人、言庵、言甫等。 2 易、黃老、爐火會通"。魏氏根据《周易》揭示的陰陽之道,參合自然之理,講 爐火煉丹用藥:“知白守黑,神明自來,白者金精,黑者水基"。顯然,《周易 參同契》里的“知白守黑"並不是審美意義上的論述。“知白守黑" 與“計白 當黑"都是講白與黑的變化關係和依存關係,但“知"、 “守"比“計"、 “當"的內涵要精深。鄧石如說:「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 3 以當黑,奇趣乃出」 ,「計白當黑」由此而出。清人笪重光在《書筏》中對黑白 分佈有一種說法:“黑之量度為分,白之虛靜為布"。說的是黑的書線和畫面有 度分割白色空間,以保持白色空間的虛靜,這是對“布白"而不是“布黑"的解 釋。4 5 最早評述山人「書從印入,印從書出」者,當推晚清印評家「魏錫曾 」。他 說:「若完白書從印入,印從書出,其在皖宗為奇品、為別幟。讓之雖心摹手追 猷愧具體。功力之深,當世無匹」。(《吳讓之印譜》跋)足見魏氏推崇之意。之 後黃牧甫於白文印〈化筆墨為煙雲〉邊款述及:「或譏完白印失古法,此規規守 木板之秦漢印者之語,善乎魏丈稼孫之言曰:『完白書從印入,印從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