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8月 第38卷第4期
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 Aug.2017Vol.38No.4
DOI:10.16482/j.sdwy37-1026.2017-04-002
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趋近化分析
潘冬
(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 批评话语分析主要解释语言和社会的相互建构,但对阐释的认知过程关注不够。趋近化理论以认
知为取向,从时间、空间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研究话语,关注话语空间实体关系语言符号的识解过程,可为批评
话语分析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在系统阐述趋近化理论的基础上,对两篇政治话语进行趋近化分析,以论证趋
近化理论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阐释力。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认知过程;趋近化;合法化
[中图分类号] H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编号] 10022643(2017)04000908
Proximization:ANewApproachto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
PANDo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Xu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Xuzhou221008,China)
Abstract: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CDA)mainlyexplainsthemutualconstructionoflanguageandsoci
etyandpayslessattentiontothecognitiveprocessinginterpretation.Cognitionoriented,theproximization
theoryfocusesonthesymbolicconstrualofrelationsbetweenentitiesintheDiscourseSpaceandadvo
catesthediscourseanalysisfromspatial
,temporalandaxiologicaldimensions,providinganewperspec
tiveforCDA.Basedonaspatial-temporal-axiologicalanalyticalmodel,thispaperanalyzestwopolitical
discoursestojustifytheexplanatorypowerofproximizationtheoryfordiscourseanalysis.
Keywords:CDA;cognitiveprocess;proximization;legitimization
1.0引言
批评话语分析自诞生以来,兼容并蓄,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吸收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哲
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聚焦语言和社会的关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其对阐
释的认知过程关注不够。如O’Halloran(2003)认为,批评话语分析主要解释了语言和社会的
关系,忽视了阐释的认知过程,应该重视认知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作用;Chilton(2005)也认为,
缺少认知,就无法解释话语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相互建构过程;Wodak(2006)指出,批评话语分
收稿日期:20161101
基金项目:本文为徐州工程学院培育课题“广告话语中的互文性与身份建构研究”(项目编号:XKY20142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潘冬(1976-),男,汉族,江苏铜山人,副教授,扬州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话语分析、语用学理论与实践。
9
山东外语教学2017年第4期
析应该重视社会认知的原则和模式;vanDijk(2014)明确表示,认知是连接话语和社会的重要
环节,应该重视语言使用者的心理活动。认知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作用不断得到重视,认知话
语分析已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辛斌、高小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