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诗歌鉴赏一一物象.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高考诗歌鉴赏一一物象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吴松道中二首晁补之 一、(2012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问题】(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案】 (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咏物诗—概念 描写客观的“物”,细致刻划其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怀兴感,托物言志。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感情。 ?1、分析思路 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方法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3、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画 菊 南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背景: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答案】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近水先发、冰清玉洁的形象。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4、课堂演练(一) 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诚信: 诚实,守信用。 ———《现代汉语词典》 何 为 诚 信 ? 参考答案 《病牛》诗中的描绘耕种了千亩万亩土地,收获了千箱万箱粮食,劳累一生,一身病残,但仍然想到的是大众的温饱的病牛形象。以牛喻人,其实是一位甘心奉献而又无怨无悔的志士仁人的形象。 阅读下面三首宋诗,完成后面的习题。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三首: “病牛”心有不平而无怨尤,一心为众生奉献。 “老牛”在结了债之后的轻松与满足之中,追求平和与淡泊的生活情趣。 “牛”朝暮耕耘全是为了人们的利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决不索取。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矰,短箭;缴,系箭的绳。 诗歌塑造了孤单凄凉的飞雁形象。飞雁因暮雨失群,独自在恶劣的天气中飞行,行程艰辛,惊魂未定,不敢下寒塘。作者以孤雁自喻,表现了他飘泊异乡的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诗歌塑造了孤单凄凉的飞雁形象。孤雁失群,念群深切,哀痛欲绝,而不停飞鸣。作者借孤雁表现了他飘泊异乡的孤独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俗客庸夫的厌恶。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请简要赏析诗中大雁的形象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只悲伤寂寞而执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