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设计2014lyr
2011年-2013年广东高考主观题分析(4个大题,每题16分) 植物实验常见无关变量: 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植物生长状况、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纯度、处理的时间长短 动物常见无关变量: O2浓度、温度、动物生长状况(大小、体重)、营养条件、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纯度、处理的时间长短 为探究重铬酸钾摄入量的多少对实验小鼠胚胎产生的危害程度,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材料 重铬酸钾溶液(0.1—0.5μg/mL),生理状况和年龄相同的实验用雌雄小白鼠若干只,小白鼠饲料,鼠笼10只。 (二)实验步骤 (1)分组:将实验小鼠平均分成 组,并置于事前编号的笼中饲养,各个笼中放同样数量的雌雄鼠。 * 实验 遗传病 稳态调节 生态 2013 实验 基因 种群群落 光合呼吸 2012 实验 生态 遗传规律 光合呼吸 2011 29 28 27 26 题号 时间 29.(16分)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提取叶绿素 绿色叶片 提取液 叶绿素粗产品 浓缩液 过滤液 X 碳酸钙 II.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黄褐色 10 5.0 3.0 ④ 黄绿色 10 6.0 3.0 ③ 绿色 10 7.0 3.0 ② 绿色 10 Y 3.0 ① 实验组号 叶绿素溶液(mL) 调pH至 处理时间(min) 溶液颜色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 无水乙醇 ,原因是叶绿素可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且乙醇可食用 。 (2)表中Y应该为 8.0 ,原因是 以1.0作为pH梯度进行实验。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 酸性食品,否则 pH小于6.0 叶绿素会由于酸性pH值而被破坏。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监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 29.(16分) 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关文献,得知: pH对不同蛋白酶的活力影响有差异。 (1)据图12可知,木瓜蛋白酶 更适宜作为 食品添加剂,理由是__ 由图可以看出, 木瓜蛋白酶的活性不随PH的变化而变化 ______。 蛋白酶的活力可用_单位时间内底物消耗(产物产生)的量来表示。 (2)该蛋白酶的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兴趣小组分别对酶保护剂浓度、提取液pH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显示,酶保护剂浓度在0.02-0.06mol/L范围内,酶活力较高;提取液pH在6.0-8.0范围内,酶活力较高。他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粗酶制剂的美活力,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还需对酶保护剂浓度和提取液pH进行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请拟定该课题名称,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0.06 0.05 0.04 0.03 0.02 酶保护 剂的浓度mol/L 8.0 7.8 7.6 7.4 7.2 7.0 6.8 6.6 6.4 6.2 6.0 提取液的PH 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 29.(16分)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12。 (1)向发酵瓶中加入5g酵母菌开始实验,发酵初期,通气阀①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__酵母菌生长和繁殖 ___;实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__________排出二氧化碳____。 (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___重铬酸钾______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 (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值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他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它影响因素,如_发酵时间____,请设计实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为 “+++++”)。 (4)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 +++++ +++++ ++++ +++ ++ + 酒精含量 9 8 7 6 5 4 3 发酵时间(天) 7 6 5 4 3 2 1 实验组号 注:酵母菌加量为5g ,其他条件与图12相同 (4)预测结果中,发酵7天酒精的产量已达到最高,大于7天酒精产量不再增加,可能原因是高浓度酒精抑制酵母菌活性或淀粉酶解物已被完全利用,因而在此装置和酵母菌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