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生态学《地质灾害》课件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概念; 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它们是:1.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化、淤泥触变等;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化、潜育化、沼泽化等;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12.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我们在这里只讲主要的地质灾害。 在我国,主要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火山喷发等,其中除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外,其他大多数地质灾害都是由人为因素引发的。 学习地质地貌灾害时要结合地壳运动、内外力作用等进行分析,特别是要结合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解释世界上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地质灾害的种类;1.地震概述 (1)定义: 地震是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2)地震的结构 2.地震的类型和机制 (1)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2)成因机制分类: 构造地震(构造运动)、火山地震(火山活动)、 陷落地震(外力作用)、人工诱发地震(人类活动)。 ;(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2)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 (3)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5)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我国“5?12”汶川大地震烈度分布示意图;世界主要地震带: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带 ;我国有四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地区: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地震造成的灾害;地震的防御措施;定义: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汶川地震后的山体滑坡;根据材料,滑坡与暴雨的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滑坡与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 ;滑坡的危害;工程措施: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 例如加固岩体——通过岩体改造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 非工程措施: 技术措施如加强预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监测和预报;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管理;加强公众的减灾教育——通过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减灾管理及公众减灾教育等。;(1)概念: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舟曲泥石流;舟曲泥石流;舟曲泥石流;舟曲泥石流;舟曲泥石流;舟曲泥石流;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时间分布特点 ? (1)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原因:爆发时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 ? (2)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 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 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泥石流的防御措施;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的类型;火山喷发的危害;火山喷发的危害;火山喷发后逃生策略;其他地质灾害;土地荒漠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