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析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机理及免疫及临床表现
分析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机理及免疫及临床表现 摘要:非淋菌性尿道炎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约有 9200 万新的感染病例发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本文在阐述病源学不同微生物的基础上,总结了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流行特征,分析了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机理与免疫及其临床表现,最后提出了其对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学;预防 引言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由性接触传染的尿道(宫颈)炎,是 80 年代以来广为流行的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已超过了淋病。目前众多学者认为非淋菌性尿道炎较为常见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少数为阴道毛滴虫、白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和类杆菌等微生物所致。 1.不同微生物的病源学 1.1 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隶属于衣原体目,衣原体科,衣原体属,而衣原体属包括4个种,即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和新反刍衣原体。沙眼衣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介于病毒和立克次体之间,是一类革兰染色阴性,在细胞内寄生有着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微生物。 沙眼衣原体有4个生物变型,即鼠和猪变型、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变型和沙眼变型。沙眼衣原体的繁殖发育周期有两型,即感染型和复制型。原体为圆形的细小颗粒,有细胞壁和细胞膜,中央为核样体,原体可存活于细胞外,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吉姆萨染色为红色。当原体黏附并侵入宿主的柱状上皮细胞后,增大分化成始体,始体呈圆形,体积大而疏松,无传染性,始体在细胞内生长,进行新陈代谢,以二分裂方式发育成原体,大量原体堆积成包涵体,经由包涵体释放到细胞外,再去感染新的细胞,整个生长周期需要 48-72小时。 1.2 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类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和增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由于缺乏细胞壁,具有可塑性,其形态为多形性,基本形态为球形和丝形,可以通过滤菌器,用普通染色法不易着色,革兰染色阴性,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特殊的油煎蛋样菌落。 支原体主要寄生于细胞外,它可经细胞表面嵌入,与宿主细胞争夺营养物质,影响蛋白质和 DNA 合成,使宿主细胞染色体异常,以致于细胞死亡。支原体在正常情况下寄居于人体腔道的黏膜上,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黏膜受损时寄生的支原体则发展成致病菌。支原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弱,通常在 45℃下15分钟即可被杀死,低温(-20℃)或冷冻干燥后能保存一年左右或更久。支原体不耐干燥,但对肥皂、酒精、四环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敏感,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不敏感。 1.3 其他微生物 目前认为,有 10%-20%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是由阴道毛滴虫、白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类杆菌等微生物所致。 2.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流行特征 我国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人数正在逐年增高,衣原体、支原体可存在于健康者,而在性乱者、同性恋、*女、淋病患者中衣原体、支原体检出率较高,可见到淋球菌与衣原体;淋球菌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混合感染。年龄是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有直接关系的社会人口学因素。非淋菌性尿道炎好发于青年,且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生与性伴数也有关系,性伴侣越多,感染的机会也越多。与 STD 患者有过性接触是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在女性患者中还未见到同性恋与异性恋患者在发病率上的差异,而在男性患者中,异性恋的发病率高于同性恋者。 避孕方式的不同也可以改变衣原体感染的传播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在使用屏障避孕法如安全套,若方法正确且坚持长期使用,能使衣原体感染率降低一半,而口服避孕药则与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呈正相关,这是因为宫颈上皮细胞的易感性和脆性增加,导致衣原体感染发病。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是通过与感染者的性接触传染。 3.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发病机理与免疫 衣原体的致病机理为抑制宿主细胞代谢,溶解破坏细胞,使溶解酶释放,通过代谢产物的细胞毒作用引起迟发性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人体感染衣原体后,可获得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产生防御和保护作用,但这种特异性免疫力不强,易于造成持续感染、隐匿感染或反复感染。在细胞免疫上,常表现为迟发性变态反应;在体液免疫方面,衣原体感染后可产生中和抗体,抑制衣原体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增强吞噬细胞的摄入。 沙眼衣原体的 HSP60 是重要的致病因子,由于沙眼衣原体的慢性“隐匿性感染”使病原体长期存留于组织中,不断释放HSP60,导致迟发性变态反应。通常,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协同因素,也是罹患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慢性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由此形成瘢痕,这是沙眼导致失明,急性输卵管炎导致不孕和异位妊娠的原因所在。具有致病性的支原体则是通过自身特殊的结构,黏附在易感宿主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上,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释放有毒的代谢产物如过氧化氢和氨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