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经》经义阐发及应用
《内经》经义阐发及应用举隅 湖北中医学院 邱幸凡 《内经》理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数千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对其理论原则、学术观点及其重要经文的反复学习理解和应用是掌握《内经》理论的关键。若平时熟读深思,反复领悟,烂熟于心,则用时思路开阔,理法贯通,效如桴鼓,有如神助。 兹举五句经文探讨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风胜则动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痛者寒气多,有寒故痛也 木郁达之 散者收之 一、风胜则动 “动”的证候,即可表现在肢体,也可反映于内脏本身,即肢体筋膜之挛急,可导致肢体的多种异常动象,而内脏筋膜的挛急则可产生内脏的多种异常动象。但是临床必明辨明筋膜的挛急是因外风所致,还是由内风而起,因为二者之治迥然有别。 病案举例: 余1991年6月曾诊治一例王氏退休工人,其患高血压10余年,室性心动过速6年,每遇劳累或情绪变化时发作。本次复发10余天,经住院治疗有所减轻,但仍每日发作。症见心悸、气短、胸闷、头昏、倦怠乏力,痛苦异常,重时痛不欲生,就诊时心率140余次/分,伴五心烦心,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弦细数。首治以天王补心丹加减,7剂后,有所减轻,心率降为120余次/分,但心动过速仍未消除。考虑养阴安神已初见成效,唯内风未熄而心动过速不止,故继用原方复加天麻、钩藤、地龙、僵蚕、龙骨、牡蛎,以熄风止痉,重镇安神,服7剂心率回复正常。10年后复发,仍用后方加减7剂而愈。 二、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收引”属于筋膜挛急所表现出的一种证候特征,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头部紧缩,颈项强急,肢体抽搐,角弓反张,关节屈伸不利等均是。 “收引”产生机理与多脏功能失调和邪气变动有关。仅以“病机十九条”为例,除本条之外,还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心)”,“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等诸条。说明筋膜挛急之症,其病因病机有寒热虚实之别,而涉及的脏腑又有肝、心、肾之异。 “收引”属于肾者,多为肾阳虚衰,阳失温煦,虚寒内生,寒性收引,筋膜拘急所致,亦即《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中阳失养筋之类。 然属于寒之收引,其临床表现又虚实有别,一般而论,实寒之收引到多急而重,而虚寒之收引则多缓而轻。此外,还当辨明寒热、虚寒之真假,以免误诊。 病案举例: 70年代余在病房工作期间,曾收治一例青年男性,症见角弓反张,头足着床,腰如反弓,伴颜面潮红,每日如是。入院诊断为痉病,证属阴虚阳亢、虚风内动。先后用天麻钩藤饮、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汤化裁,均只收小效,而角弓反张仍定时发作,未能消失。后反思其症,发现其面虽赤而四肢则凉,虽下午阴时发病,但其舌润不干,脉弦细不数,故改弦易辙,用温肾舒筋之法,以张景岳赞育丹化裁,7剂而减,半月而愈。 三、痛者寒气多,有寒故痛也 《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也”字与后文重,当删),有寒故痛也。”张介宾注:“寒多则血脉凝滞,故必为痛。”意谓寒性收引,凝滞血脉,气机不通,不通则痛。 本条原论痹病特别是痛痹产生疼痛的病因病机,但在理解上不可局限于此,余认为本句的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寒是最常见的致痛病因。 2、痛重之证多有寒邪存在。 从寒治痛特别是剧痛,是我们治疗痛证的重要思路和途径。 其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痹证疼痛、胸痹疼痛、脘腹绞痛、癌症剧痛等多种疼痛重证,往往可收意想不到的效果。 病案举例 余曾诊治数例疼痛患者,其疗效令人终身难忘。其中一例是一中年男子,右足跗红肿,剧烈疼痛,昼夜难安,不能行走,已有半月余。住院会诊后,使用抗炎、止痛药(红霉素等之类)治疗,收效甚微,出院时排除了痛风和类风湿关节炎性疾病,诊断为足背趾骨关节感染性病变。初诊辨为热痹(湿热内结,经络阻滞),用三妙散加清热解毒止痛之品,药后红肿稍减,疼痛略有缓解,但仍较剧烈,行走困难。后因思“痛者寒气多,有寒故痛也”之句而猛醒,遂改用祛风散寒、温通血脉之法,药用生麻黄、桂枝、川乌、草乌、干姜、细辛、当归、川芎等味,1周痛减肿消,复加减半月而愈。本案就诊前曾住院中西医治疗,前医叠进中药清热通痹、西药抗炎止痛之剂而未愈,说明虽红肿属热,但其剧痛则属寒,证为寒热兼挟之证,因经前法治疗而其热已清,故后治则只用温通散寒之法而收效。 四、木郁达之 “木郁达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经文曰:“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