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专题研究课程纲要.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社会专题研究课程纲要台湾社会专题研究课程纲要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一○○學年度課程綱要 (100學年下學期/2012S) 課程名稱:法律社會學 授課年級:二 授課教師:謝宏仁 學分數:3 email: vincentshie@ 分機:#2781 上課時間:FRI 9: 10~12:00 警語:「應遵守智慧財產觀念並不得非法影印。」 一、教學目標 本課程主要介紹法律社會學的內涵、法律規範和法律制度與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法律制訂的社會條件等。本課程將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講授將西方社會與法律思想,將社會學家的思想中關於法律的概念擷取出來,進以剖析西方社會學理論大師如涂爾幹、韋伯、馬克思、與福科等人;第二部分講授中國社會與法律思想,其中因應知識經濟的來臨,本部分亦將包括中國知識產權之現況,在課程之中也將中國與西方社會與法律思想做比較;第三部分以學生之分組報告為主,希望能藉此激發學生對這個領域做更進一步的思索與研究。 二、課程安排 Week 1 (2月17日):課程介紹 西方社會與法律思想 Week 2 (2月24日):「法律與法律社會學」 高玉泉 (2009),第一章 「英美法之誕生與發展」,頁1-20;第二章「司法制度」,頁21-37,《英美法律與社會》,台北 : 台北 : :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洪鎌德 (2004),《法律社會學》,第2版,台北 : Week 4 (3月9日):涂爾幹之「社會與法律同時進化」觀 Black, Donald (1993) Ch. 2 “Crime as Social Control,”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Right and Wrong,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Inc., pp. 27-46. 洪鎌德 (2004),「涂爾幹論社會與法律的同時進化」,《法律社會學》,第2版,台北 : —韋伯比較社會學的批判》,台北 : 台北 : 台北 : —監獄的誕生》,台北 : 台北 : 北 : 北京大學出版社,頁36-89。 梁治平 (1996),「中國法律史上的民間法—兼論中國古代法律的多元格局」,中國文化,第15/16期,頁87-97。 王泰升 (2000),「法律史專題講座—第三講:傳統中國法律文明的盛行」,《月旦法學雜誌》,第63期,8月,頁128-137。 張生 (2001),「探尋中國法律傳統的近代意義—《中國法律近代化論集》主題述評」,《中國法制史學會會刊》,第2期,12月。頁311-320。 Week 11 (4月27日):中國近代法律思想 馬小紅、姜曉敏 (2010),第八章 「明末清初時期的法律思想」,《中國法律思想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頁133-142。 馬小紅、姜曉敏 (2010),第九章 「如何挽救大清帝國的法律設想」,《中國法律思想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頁147-164。 范忠信、陳景良 主編 (2010),第十三章,「清代法制與中華法系的衰微」,《中國法制史》,第2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349-373。 范忠信、陳景良 主編 (2010),第十四章,「清末法治變革運動」,《中國法制史》,第2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377-410。 Week 12 (5月4日):中國的法律文明 陳愛娥 (1999),「中國法律思想中的人權理念—著眼於其對台灣社會法律意識的可能影響」,《政大法學評論》,第62期,頁1-24。 鄭顯文 (2006),「唐代法律關於外國人人身權和財產權的規定」,頁326-342;「律令體制下唐代婦女的法律地位」,頁343-361,《律令時代中國的法律與社會》,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郭東旭 (2008),「宋代法制建設的新特色」,頁1-12;「保護殘疾人法的變化」,頁62-72;「宋代婦女奩產糾紛析論」,頁232-244,《宋代法律與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善根 (2009),第八章「多元整合下的知識邏輯:2000年後的法律社會學,《當代中國法律社會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88-212。 Week 13 (5月11日):中國知識產權 (一) 韓格理 (Gary G. Hamilton) 著,張維安、陳介玄、翟本瑞 譯 (1990), 「中國近世的『品牌』和『商標』:資本主義出現之前的一種消費主義」,《中國社會與經濟》,台北: (2008),「知識產權體系論」,王立民、黃武雙 主編《知識產權法研究》,第5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16。 饒明輝 (2008),第一章「知識產權擴張背後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