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与确立 第四节 俄国1861年改革.pptVIP

05.4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与确立 第四节 俄国1861年改革.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5.4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与确立 第四节 俄国1861年改革

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 俄国1861年改革 一、俄国农奴制度(Russian Serf System)的形成和发展 11~12世纪,在基辅罗斯时代,王公、大贵族(波雅尔)拥有大量世袭领地,强迫穷人服劳役。 14~15世纪,莫斯科公国,封地制代替世袭领地制,越来越多的农民陷于被奴役的地位。 1497年,《伊凡三世法典》规定,只有在晚秋的“尤里节”(俄历11月26日)前后各一星期,农民才能由一个主人转到另一个主人。封建农奴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确立。 1581年,伊凡四世为保证地主拥有劳动力,实行“禁年”,剥夺农民在“尤里节”前后的出走权。 1592~1593年,沙皇政府在全国实行上地和户口登记。凡记入地主名下的农民便成为农奴,自由人只要替他人做工达6个月以上便沦为奴仆。 1597年,沙皇下诏规定地主有权追捕逃亡期未满5年的农民,农民更加牢固地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 1607年3月,沙皇瓦西里四世·舒伊斯基颁布法典,规定地主追捕逃亡农民的期限从5年延长到15年,收容逃亡农民者要受罚款处分,窝藏逃亡农民者要被追究。 1649年,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颁布《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井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法律大全》的颁布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 18世纪,农奴制进一步推广到顿河和东乌克兰地区。 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1762~1796),农奴制发展到顶峰。 农奴制的废除 1803年,颁布了《关于自由农》的法令,允许地主根据自愿和赎卖的原则解放农民。 1845年,颁布了《关于义务农》的法令,规定地主有权同农民签订协议,农民可取得地主小块土地,但必须为地主履行一定的义务。 1838~1842年,白俄罗斯、立陶宛、西部乌克兰等地废除了国有农民租佃国有土地和服劳役的制度。由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 农奴按其依附的对象分为三类: (1)在贵族地主、修道院、教会土地上劳动的农奴称为“私有奴隶”,也叫“地主农民”。 (2)在封建国家土地上劳动的农奴称为“国家农民”。 (3)依附于沙皇宫廷、王室的农奴称为“采邑农民”。 二、1861年改革的原因 1、来自俄国外部的挑战: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2、俄国国内的压力 (1)资本主义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的发展,农奴制度的危机。地主为增加商品粮食的生产,开始剥夺农民的份地,只付给农民口粮,逐渐破坏了劳役制的基础。某些富裕农民还力图用金钱赎取自由。资本主义工业逐步发展起来,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2)阶级矛盾的激化。在1825-1855年的30年间,农民运动发生500次以上,而且规模越来越大。仅1860年就发生108次农民暴动。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震撼了贵族地主的统治。 (3)知识分子运动(十二月党人起义、革命民主派知识分子) 3、统治集团的正确决策 三、改革的过程及内容 从1857年开始,沙皇政府建立“农民事务委员会”,成员吸收了一向西方派和斯拉夫派,负责制定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签署了《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3月5日,上述“宣言”和“法令”正式公布。 (1)关于农奴的地位问题,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和从事工商业的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 (2)有关土地问题的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份地仍是地主财产,农奴有使用权,在保留农村公社的地区,土地买卖由农村公社与地主交涉,份地交公社,定期重新分配。农民必须承担义务如交纳货币地租、服劳役。 (3)确定在废除农奴制后,农村实现村社连保形式。 为了适应农奴制改革,沙皇政府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了局部调整。 内容: (1)政治制度,1864年,在省、县都建立了地方自治机构(自治会议和自治局),1870年,在城市建立杜马和自治局。但是,地方自治机构都控制在地方贵族手中,城市自治机构被城市大资产阶级所操纵;而且自治机构受到行政当局的严格监督,职权也很小,只能管理地方经济、卫生和教育。 (2)法律制度,1864年实行律师辩护制、陪审制、开庭审讯,但只适用民事案件。 (3)军事制度,效仿普鲁士实行军令和军政相分离、总参谋部体制,1874年,实行义务兵役制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图为“解放”的农奴。 四、评价 “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