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稻作萌生与成熟的时空问题-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PDFVIP

论稻作萌生与成熟的时空问题-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稻作萌生与成熟的时空问题-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国农史(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014.5 稻作萌生与成熟的时空问题 静云1 2 立新2,3 (1. 正大学历史系,台湾台北;2. 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 心,广东广州510275 ; 3.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 摘 要铱本文依靠考古学和古代气候学尧地质学尧土壤学的资料 试图厘清稻作起源的发祥地以及早期发展的时空 问题遥 本文认为院广义上来说 我们应将江南 岭北整个地带 全部视为人类开始食用稻谷的发祥地 然而 最早栽培水 稻农作的发生地区并没有那么广大 且以澧阳平原作为核心遥 本文内容主要 讨论彭头山文化之前稻作栽培的萌生 以 及彭头山文化之后稻作形成与成熟的条件 并认为浙江上山文化不能被视为严格意义上的野稻作发祥地冶 而仅是一个 与彭头山相类似的采集或初步栽培水稻之文化 但与彭头山不同的是 它后来并未形成一脉相承的农耕传统遥 长江中游 的农耕发展 从彭头山以降 经过皂市下层尧汤家岗尧大溪尧屈家岭尧石家河等连续发展出来的文化 表现出了完整而一脉 相承的进步过程 故而新石器中期的汤家岗文化 已表现出相当成熟的农业文明形态遥 而长江下游则因其地域的自然条 件不稳 新石器中期时 虽有小黄山尧跨湖桥尧河姆渡等数度努力发展稻作的文化 但 仅仅是各自表现出了不同的生 活方式与文化精神 并未形成一脉相承的农耕技术 所以亦分别遭遇了被湮没尧或是农耕技术绝传的情形遥 因此 长江下 游的发展 到了新石器晚期的马家浜文化后段 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农耕文明的进展 而渐次发展出相对成熟的农业文 明遥 马家浜尧崧泽文化不但快速地吸收长江中游稻作栽培的丰富经验 并在其基础上 更进一步创造了许多新技术与文 化内涵 因此又回头重新影响了长江中游及其他地区遥 之后 崧泽要 良渚和屈家岭要石家河文明 则处于互相学习尧促进 且协同进展的情况遥 他们之间 还有颇为重要的北阴阳营尧薛家岗等文化遥 我们必须针对这些文化的稻作特点加以研 究 才能更系统性地阐明长江流域早期农耕文明的发展轨迹遥 新石器晚期之前 澧阳平原上的先民早已创造了相当进 步的稻作农耕技术 因此本文认为 澧阳平原地区才应该被视为人类稻作的发祥地遥 关键词铱稻作起源曰澧阳平原曰长江中下游曰新石器时代曰农业史 中图分类号铱S-09 ;K207 文献标识码铱A 文章编号铱1000-4459(2014)05-0003-11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Rice Cultivation: Spatio-temporal Parameters GUO Jing-yun1,2 GUO Li-xin2,3 ( ) Abstract This work i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data provided by archeology, climatology, geology and soil science. It is an attempt to clarify the timeframe and geographical scope of origins of rice cultivation. Archeological evidences show that,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