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理野外实习考察之土壤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野外实习考察之土壤调查

地理野外实习考察之——土壤调查 一、土壤调查的目的与任务 1.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土壤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分布的规律; 2.掌握观察和描述土壤剖面的基本方法; 3.根据成土因素,综合分析成土过程和土壤性质,鉴定土壤发生类型,诊断土壤肥力水平,评价土壤质量。 二、准备工作 1.人员组成 级地理专业学生;指导教师 。 2.实习计划的拟定 2.1地点:三清山 2.2时间: 年 月 日—— 月 日。 2.3路线:以金沙为基地,进行四条路线的土壤勘察 (1)金沙——地震台——岭头村——玉帘瀑布; (2)金沙——西坑村——紫湖镇中学; (3)金沙——玉灵观——风门——三清福地——玉京峰; (4)金沙——西坑村——南山乡(枫林)。 2.4内容:本次考察的主要内容有两项 (1)三清山水稻土类型与特点,分布状况,土壤质量评价,利用改良措施等。此项主要结合上述第一、二两条路线进行。 (2)三清山自然土壤的发生学分类,各类型的剖面特点,土壤分布规律与垂直带谱。此项主要结合上述第三、第四两条路线进行。 2.5主要观察剖面点的选址范围: 01号点:金沙断桥处,实习考察方法与程序的训练;新生体观察:铁、锰结核的特征及分布层的位置关系;冷浸田特点及改造、农耕措施的理论解释。 02号点:三清山山门处,自然土壤的发育程度:母岩矿物组成与土壤矿物组成的关系;根据水稻土的水热条件、地形、母质来源等的综合影响进行分类、分布的考察研究,并绘制路线分布草图。 03号点:西坑村,自然土壤:丰厚均质土状堆积物,淀积层特点、剖面中粘粒含量情况,基岩与母质的关系等;水稻土:平田、冲田的物质组成特点,访问农户作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04号点:紫湖镇中学,自然土壤:剖面颜色特点,利用现状观察;水稻土:平田特点,访问农户作调查;等高线种植方式的考察。 问题与讨论: (1)山地红壤与基带红壤的区别与联系;(2)成土因素在地带性土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不同母质的红壤剖面形态的特殊性;(4)不同水稻土类型的分布规律;(5)等高线种植方式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05号点:金沙原锯木厂,花岗岩母质山地红壤剖面特点观察。 06号点:石鼓岭电站,粗骨性土剖面特点观察。 07号点:吊桥与岭头山分叉路口,山地黄红壤的剖面特点观察。 08号点:距岭头村300米处(油茶林下),砾质石灰土剖面特点观察。 09号点:岭头村旁(银杏树旁),山地红壤的剖面特点观察,诊断土层:网纹层特点与成因;水稻土各类型的分布组合模式考察,并绘制草图。 10号点:岭头村内,山地红壤剖面特点的进一步观察验证, 问题与讨论: (1)地带性土类分布带中出现非地带性土类原因;(2)灰岩母质上发育的不同土壤类型;(3)母质因素在土壤微域分布中的作用;(4)垂直带谱中相邻两土类的镶嵌式分布模式。 11号点:山门旧址上方休息亭,山地红壤剖面特点观察。 12号点:玉灵观,山地黄红壤剖面特点观察。 13号点:风门下方,山地黄壤剖面特点观察;沟谷地带埋藏剖面构造观察。 14号点:神龟探海,山地黄壤剖面特点观察。 15号点:三清福地,山地黄棕壤剖面特点观察。 16号点:三清福地净衣池,泥炭沼泽土观察及成因分析。 17号点:玉京峰顶,山地矮林灌丛草甸土及成因分析。 问题与讨论: (1)各种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的比较分析;(2)各种土壤剖面中粘粒层间分布与迁移情况的比较分析;(3)各种土壤类型的主导成土过程;(4)各类土壤垂直分布带上下界线的确定。(5)沼泽土、草甸土的命名;(6)三清山土壤垂直带谱的建立与图式绘制。 18号点:南山枫林处,不同母质的山地红壤剖面特点观察;水稻土类型及剖面特征观察;访问农户调查社会经济条件。 19号点:里、外双溪,灰岩母质上山地黄红壤剖面特点观察。 20号点:南山山门下方,花岗岩母质上山地黄红壤剖面特点观察。 问题与讨论: (1)与01、02、03号点相衔接比较各点土壤剖面特点是否有变化;(2)各类土壤间的分布关系;(3)土壤微域分布模式。 3.各类资料的收集 3.1有关成土条件的资料 地质与地貌:(1)地貌和第四纪地质:调查地区的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的类型描述和区划等; (2)地质:该区的岩性分布;(3)水文地质方面: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及水化学类型,地下水的流向、流速、年变化规律以及含水层的特性等。 植被:在具有天然植被的地区(特别是林区),水土流失的地区,应注重其类型及保持水土的主要植物等。 气象水文:主要是通过气象站、水文站观测的记录及访问等,包括气温、降水及蒸发等资料。 3.2有关土壤与农业方面的资料 要尽可能收集已有的土壤图、土壤调查报告、土壤改良和肥料试验结果等资料。 在农业生产方面:(1)调查区内的主要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以及作物配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