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短缺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城发展研究Ξ-江苏交通经济研究会.PDF

资源短缺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城发展研究Ξ-江苏交通经济研究会.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源短缺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城发展研究Ξ-江苏交通经济研究会

第 10 卷第 1 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Vol . 10 No . 1 200 1 年 1 月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 he Yan gtze Basin J an . 200 1 ( ) 文章编号 200 1 0 1000 107 资源短缺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研究 张京祥 ,崔功豪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江苏 南京 2 10093) 摘  要 :资源短缺是中国城市发展中的根本性制约因素 ,城市发展的速度及方式应与生态环境相协 调 ,实现对短缺资源的集约使用 。文章分析了城市发展短缺资源的若干属性及其相应的制约化要 求 ,并以长江三角洲为具体分析案例 ,探讨了资源短缺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各方面抉择 ,对中国城市 、 区域发展 ,城乡协调具有普遍性意义 。城市发展的短缺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 、广需性 、地区性 、派生 性 、组合作用的复杂性等特征 。在资源短缺的现实背景中 ,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速度 、发展方向都 应考虑与短缺资源的永续使用相匹配 ;城市化应在考虑地方经济 、社会与资源环境的组合特征中 ,寻 求切合实际的道路 ;在城市与区域空间发展形态上必须针对环境超负荷的现实 ,选择城镇群体空间 开敞而个体空间相对紧凑的发展模式 ,实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 关键词 :资源短缺 ;城市发展 ;集约增长 ;长江三角洲 文献标识码 :A 人类社会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受着资源条件的约束与引导 , 良好的城市发展亦是实现资源 开发 、利用 、保护 、转化的有序循环过程 ,这是城市发展与资源约束内在逻辑关系的统一 ,其揭 示的基本原理是 :城市发展与资源条件之间应力图建立协调共生的机制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 自然资源选择的空间表现出更大的弹性 ,而社会资源的 作用似乎显得 日益直观与重要 ,这种观念驱使着人们对 自然资源的掠夺式使用和对其承载力 的漠视 。随着经济及技术的发展 ,一些自然资源可以在大区域中或世界范围内得到平衡 ,但经 ( ) 济投入过高且易诱发连锁效应 ,而某些短缺资源则必须在地域内平衡 如空间土地资源 ,这些 短缺资源对城市发展一直起着基础性的制约作用 ,成为一定阶段 、一定地区城市发展的瓶颈 , 甚至是永远不可逾越的门槛 。而同时自然资源又通过与社会资源的复合影响引导和制约着城 市发展的步伐 :对 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将引发城市或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导致社会资源的衰 竭 ,进而削弱城市发展的整体优势[ 1 ] 。随着人类理念对回归自然的趋同 ,城市的健康 、持续发 展对 自然资源要素的需求更大 、依存度更高 。 1  短缺资源的基本特征及规律 “中国未来必然受到三大基本态势的制约 :第一 ,人 口规模规定了对中国现代化和未来的 收稿 日期 :2000 - 04 - 20 ;修回日期 :2000 - 06 - 2 1 ( ) 基金项 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编号 :4000 1007 、4983 1030 部分成果. ( ) 作者简介 :张京祥 , 1973~   ,男 ,博士. 本文长江三角洲地区系指 1992 年由国务召开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规划座谈会”上确定的作为经济区的区域范 围。 2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第 10 卷 消费基础 ,人口的增长规定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程度 ,人口素质规定了对资源平衡和环境保 护的认识水平 ;第二 , 中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在其外延上已接近极限 ,随着人均资源的下降 ,如不 致力于内涵上的调整 ,则“资源 - 生产 - 消费 - 环境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