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艺术导论第八章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ppt

8-艺术导论第八章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艺术导论第八章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新古典主义艺术 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诞生 古典主义这个词的意义有两方面: 1、指古代希腊罗马艺术,或者是以古代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所体现的美学观。 2、是开始于17世纪的法国,先与巴洛克艺术对抗,后又被浪漫主义所反对,并且有意地直接模仿古代艺术的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 1 、以农业为基础的重商主义的君主政体。 2、考古发现与科学研究的推动。 《苏格拉底之死 》 大卫 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 1、重古代:新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回到罗马去。资产阶级要向封建主义冲击,而这个刚从旧社会诞生的阶级并无可效法的榜样。 2、重理性:新古典主义的精神是理性至上。注重常理,并以明确的方式加以表现。 3、重道德:新古典主义的价值在其道德力量。新古典主义是两种社会力量相互妥协的暂时的平衡。 4、重格律:新古典主义的形式是格律的工整和严谨。 5、重宫廷:新古典主义的对象是宫廷。 抢夺吕西普斯的女儿们 鲁本斯 抢夺萨丁妇女 普桑 尼古拉斯·普桑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1665年)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崇尚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提香,醉心于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研究。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画幅虽然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完美的构图。 《阿卡迪亚的牧人》普桑 只有对生命进行沉思,才能在遭受命运打击时,巍然屹立和不屈。 画面上描绘的是由古墓带来的关于死的思考,但画面没有悲凉、孤凄、恐惧和忧伤,而是在单纯、静穆中使人向往宁静的乐土和庄严不朽的生命。 这幅作品是对谐和、明晰、严谨、普遍性和理想化等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形象的反映。 《大卫的胜利》 《圣母升天》 《约书亚人大胜亚玛力人》 大卫 法国著名画家,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画风严谨,技法精工。在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雅各宾专政时期,曾任公共教育委员会和美术委员会的委员。 代表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加冕式》《授旗式》《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等作品 《贺拉斯兄弟的宣誓》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于178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它的主题是宣扬英雄主义和刚毅果敢精神,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 画家运用了多侧面揭示主题的手法,使悲壮的戏剧性场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男人的刚毅、悲壮与女人的哭泣形成对比,深化了题旨的思想性。画面上的气氛是明确的:为了民族的存亡,为了拯救祖国,只有牺牲家庭和个人的利益。画中主要人物的表情、动作激昂,后景上的古典建筑突出了这种庄重的气氛。 《调停萨丁妇女》 《网球场的宣誓》 《马拉之死》大卫 《约瑟芬的加冕》 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 安格尔(1780-1867) 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从小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非常热衷追求古典主义。由于他用功、认真,17岁的安格尔已经成为优秀画家了。后来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崇拉斐尔。经过大卫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后来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 继大卫之后的又一位新古典主义大师。两个人都做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贡献,大卫侧重英雄伦理,安格尔侧重东方华丽的唯美倾向。 安格尔的作品色彩和谐明亮,感觉十分细腻、准确,素描在他的绘画中起决定性作用。 他认为最好的素描就是最好的油画,他的名言:“线条就是一切,色彩是空虚的”“色彩是绘画的装饰手段,线条是艺术的本质。 与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对比 《瓦平松浴女》 《大宫女》 安格尔 士耳其浴室 浪漫主义艺术 浪漫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1.重中古 2.重自然 3.重感情 4.重形式 5.重对比 籍里柯 籍里柯(1792-1824),法国著名画家,新浪漫主义画派的先驱者; 从青年时代起他对马和赛马很感兴趣,常用速写出色地抓住马在运动中的姿态,他得金质奖章的《轻骑兵军官》就是在21岁时画的。后赴罗马学习。回到巴黎后展出了那幅著名的《梅杜萨之筏》。 《梅杜萨之筏》 《梅杜萨之筏》取材于历史真实事件。1816年7月,航海知识一窍不通的贵族船长被政府指派驾驶“梅杜萨号”巡洋舰远征,不幸在途中搁浅沉没。船长置全舰400余人不顾乘救生艇逃跑,剩余的150多人利用临时搭建的一只小木筏,漂泊海上逃生。最后被人救起后,仅存15人,但很快又死去了5人,这次惨案共死亡140多人。 《梅杜萨之筏》从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 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画面充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