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电阻率法在煤矿边界断层及含水性勘察中应用.docVIP

浅述电阻率法在煤矿边界断层及含水性勘察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电阻率法在煤矿边界断层及含水性勘察中应用

浅述电阻率法在煤矿边界断层及含水性勘察中应用摘要:本文采用垂向电测深方法对新生界松散层的厚度和下伏煤系地层中的较大断层及其含水性进行了探查,电极系采用八阶及十六阶等比系列,对不同深度的纵横电性变化进行全面的研究,勘探方法正确。采用等比系列极距利于用计算机技术对资料进行整理、解释与图件编制;电法测网设计既要有利于对重点地区的调查,又能控制主要断层的走向,数据采集采用了各种提高精度的措施,保证了原始资料的质量。 关键词:煤矿;边界断层;水性勘察;含水性;电阻率法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vertical electric sounding Cenozoic loose layer thickness and the larger faults in the underlying coal stratum and its water content probe electrodes with eight bands and 16 bands of geometric series, at different depthsaspect of electrical changes in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exploration methods are correct. Geometric series from the very beneficial to use computer technology to organize the in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map compilation; electrical method to measure the network design sh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key areas, but also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the main fault, data collection used a variety of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easure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raw data. Key words: coal; boundary fault; water-based survey; water content; resistivity method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概况 勘察区位于某省某市城郊,区内沟渠纵横,村庄棋布。 1.1地层 矿区上部为新生界松散层所覆盖,据钻孔揭示,地层层序由下而上有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二迭系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现简述如下: 奥陶系中统某组(O2l) 该组厚30~40m,一般厚34m。岩层为白云质灰岩、灰岩,中厚层状,细晶隐晶质,浅灰青灰色,夹薄层泥质灰岩,含海绵骨针化石。 二叠系(P1s) 厚70~115m,一般厚85m左右。据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 ⑴下段:含11、10两个煤层,11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一般厚1.80~4.08m;10煤层为中厚稳定可采煤层,2.5~3.5m,平均3m。 ⑵上段:10煤层顶板至K2铝土泥岩底板厚40~70m,一般厚45m,主要为三角洲相的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互层。含E煤组,厚0~0.24m,为分流河湾相沉积,煤层极不稳定。 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层厚125~128m,含可采煤(7煤层、8煤层)二层。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该组厚550~650m,一般厚600m。岩性主要为浅灰绿色泥岩、粉砂岩夹薄层细砂岩。 第四系 主要为更新统黏土粉质黏土层,上部夹灰黄色细砂及粉土,总厚度一般为100~150m。 1.2水文地质特征 矿井煤系地层均被新生界松散层所覆盖,呈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厚的趋势。在垂向上按其岩性和含水性初步划分为两个含水层(组)和一个隔水层(组)及底部黏土层,下部含水层(组)大部分直接覆盖于煤系地层之上,成为矿井的主要充水因素之一。 二叠系主要由泥岩、粉砂岩、砂岩组成。煤系地层砂岩裂隙发育,含水丰富,其主要漏水层段有3号煤层下的K3砂岩,5号煤层顶板砂岩、7号煤及10号煤层的顶板砂岩。涌水量观测资料表明,煤系砂岩涌水主要为排泄静储量。 总厚约130m,有13层石灰岩,灰岩总厚约60m,岩溶较发育,富水性较强。主采煤层10号煤,下距太原组顶部石灰岩约50m。 奥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