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一亿日本”的种种.doc
有关“一亿日本”的种种 日本安倍政府在去年曾提出建设“一亿总活跃社会”的口号。甫一提出,即遭到国内外的批评与指责,称该口号“像战前的口号一般”、“是国家强制的”等。安倍则解释说,“一亿总活跃社会”是出于去除阻碍个人希望的制约性因素这一想法而提出的;对它批评是因为理解错误。舆论对这一解释接受与否目前尚未可知。不过,产生这样的联想,究竟是因为别人过于敏感,还是由于安倍本人的历史意识过于淡薄呢?对此有必要厘清日本历史上有关“一亿日本”的虚实种种。 “一亿”的历史渊源 一亿,看起来不过是个数字,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日语中“一亿”的含义与用法已被延展。无论是三省堂出版的《大辞林》,还是岩波书店出版的《广辞苑》,对于“一亿”,除解释为一万的一万倍外,皆指出:因为几乎与日本的人口数量(一亿)相当,所以也被用于表示“日本全体国民”之意。两辞典还列举了“一亿总忏悔”“一亿一心”“一亿玉碎”等示例,而这几个说法也正是当年的流行语。“一亿一心”出现在1940年,是最早产生的与“一亿”有关的流行语,而“一亿玉碎”与“一亿总忏悔”则出现在日本战败投降的1945年。由此,“一亿”的历史渊源似乎已不难看出。以“一亿一心”为例,作为战时号召国民团结一致的口号,在1940~1945年间,仅在《读卖新闻》一家报纸上它就出现了近150次,且其中有60余次是出现在头版上,使用频率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从现实来看,说“一亿日本”是名实相符的。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2016年4月1日的统计,目前日本人口数量确实是一亿,确切地说是1.2699亿。那么,日本的人口是何时实现过亿的呢?日本居民登记的相关资料显示,1966年3月31日,日本人口突破一亿。而“一亿一心”出现的1940年,日本国内的人口不过才7311万。其所号称的“一亿”,是在日本本土之外,将其所强占的殖民地,包括朝鲜、台湾、库页岛南部等地区的人口计算在内的结果。当时,日本称自己国内为“内地”,将其海外殖民地统称为“外地”。日本1940年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所谓的“外地”人口为3211万人。如此看来,在当时日本凑出的“一亿”人口背后,隐藏着其向外侵略扩张的历史事实。战败后,日本被打回原形。1946年的统计显示,日本总人口为7311万人,这当中,男性3490万人,女性3820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少了330万。男女人数的较大差异,与日本穷兵黩武、发动侵略战争是脱不了干系的。 “一亿~”与“一亿总~” “一亿一心”一词出自1940年9月时任首相近卫文?O就《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发表的演说。此前两个月,再度组阁的近卫政府通过了以建设“大东亚新秩序”和确立国防国家体制为主轴的《基本国策纲要》;紧接着,近卫内阁又确立了自中国向东南亚地区扩张的南进政策。因此,近卫所倡导的“一亿一心”,无非就是要日本国民以及殖民地的人们一起,为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卖命。此后,作为宣传,日本还曾出现过“前进!一亿斗志昂扬”“一亿国民总武装”等口号。然而,一旦胜算无望,政府又号召国民实行“一亿玉碎”,即顽抗到底或集体自杀。 上述这些用来愚弄百姓的口号,在战后虽已被抛弃,但由于战时体制下的不断鼓噪,“一亿日本”指日本全体国民的说法似乎已被普遍接受。加之,自1955年起,日本人口开始超过九千万,可以说是接近一亿。因而在现实生活中,说“一亿日本”已属正常。一些面向所有日本人推广或销售的东西,经常会以“一亿人”来命名。比如《一亿人的著作权》《一亿人的英语语法》《一亿人的茶道教养讲座》等书籍。 而“一亿总~”却不是这样。战败之初,以皇族东久迩宫稔彦王为首的内阁成立。虽在位不到两个月,该内阁却迅速拿出了“一亿总忏悔”的说辞,要日本全体国民进行反省。可惜,其号召人们反省的是日本为什么战败,而非日本为何会走上侵略道路、发动侵略战争。当然,日本国民是应该反省,因为他们曾经盲从。但核心的问题在于,他们所盲从的对象――昭和天皇对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东久迩稔彦此举显然有意模糊战争责任,妄图为昭和天皇开脱罪责。 战后,“一亿总~”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则源自评论家大宅壮一的“毒舌”。1956年,大宅壮一批评人们痴迷电视,认为这将导致想象力与思维水平低下。为了达到讽刺的效果,他刻意模仿“一亿总忏悔”的用法,说:“尽是些低俗的节目,如此下去,将会一亿总白痴化。”其实,当时的日本虽已进入“家庭电气化时代”,但电视还未全面普及,电视台也只有三家,电视节目更不是从早到晚地播放。然而,眼光独具、语言犀利的大宅壮一却从一些细节中看出了倾向,并做了预言性的评判。在大宅的名人效应下,“一亿总白痴化”很快成了新的流行语,即便在今天好像也不过时。此后,“一亿总~”被频繁地使用,且多与揶揄或批评联系在一起,如“一亿总评论家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