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建立.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建立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建立[摘要]目的建立稳定可行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SAP)动物模型。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组(AHNP组)、假手术组(SO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0.1ml/100g)逆行性胰胆管内加压注射建立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病理改变及血清淀粉酶变化。结果 AHNP组胰腺呈典型SAP表现,查血淀粉酶明显升高(5472.00±2414.04,6330.70±2674.20,5606.80±1752.47),造模成功。结论 此方法制备SAP动物模型成功率高,适用于临床及基础研究。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R96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040-01 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诱发胰酶消化自身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化学性炎性反应。部分病例的胰腺出现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急性肾功能不全(ALI)等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病死率高达5%~10%,临床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目前对其机制的研究尚不完善,需要科学稳定的实验模型[1]。本文旨在研究牛磺胆酸钠(0.1ml/100g)逆行性胰胆管内加压注射法[2]建立模型的可行性。 材料及方法 1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 Sprague-Dawley大鼠20只,体重 200-250g,由沈阳军区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饲养,环境清洁,自由摄食和饮水。实验前12h 禁食,自由饮水。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0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组(AHNP组),每组10只。 2 模型的建立 2.1 AHNP模型组: 术前2h腹腔注射DMSO溶液(0.08ml/100g);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上;常规术野剃毛、消毒、铺巾,取上腹正中切口开腹,找到胰腺,用4号静脉注射针在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逆行穿刺进入胰胆管,打开微量输液泵,以0.1ml/min速度向胰管内加压匀速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1ml/kg);注射完后维持5min确定胰管周围胰腺组织出现充血后松开血管夹,拔出注射针,确认腹腔无活动性出血后关腹;术后于大鼠背部皮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ml/100g)以补充丢失的体液,术后大鼠自由饮水,禁食。 2.2 假手术组:按上述步骤进行至开腹,只对胰腺组织进行反转查看,即恢复原状,关腹。 3 标本收集 各组分别于造模后3 ,6 ,12 h三个观察时间点将大鼠麻醉,采用腹主动脉采血直至其死亡,每个观察时间点6只。 4 血清淀粉酶的测定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以国际单位(U/L)表示。 5 数据统计 应用SPSS16.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D)表示。 结果 1 胰腺大体改变 术后解剖发现:SO组胰腺肉眼无变化,未出现出血坏死,腹腔内无腹水及皂化斑。AHNP组3h胰腺肉眼呈暗红色,无光泽,表面水肿;6h胰腺水肿、出血明显,胰腺及网膜组织少量皂化斑,血性腹水形成;12 h胰腺广泛出血、坏死,胰腺及网膜组织多处皂化斑,胃肠扩张,明显充血,有大量血性腹水形成。 2 血清淀粉酶变化 各组血清淀粉酶变化显示:①SO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较低,各观察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②AHNP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升高,6h达到高峰,与SO组同一观察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