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内入路高颧骨整形术后面中部松垂预防.docVIP

口内入路高颧骨整形术后面中部松垂预防.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内入路高颧骨整形术后面中部松垂预防

口内入路高颧骨整形术后面中部松垂预防颧骨因发育、外伤或疾病等原因过高,使面部比例失调,影响美容。1997年孙弘等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口内入路高颧骨整形[1],2002年归来等首次报道口内入路L形颧骨截骨降低[2]。由于是口内入路,面部不留瘢痕、且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面中部软组织松弛和鼻唇沟加深等面容老化表现的问题难以避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2006年1月~2006年12月笔者在15例高颧骨整形术的患者术中联合颧大、小肌起点复位,经过半年的随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共15例(女12例,男3例),年龄21~33岁,平均28岁,均为先天性或发育异常所致。其中8例为双侧高颧骨和双侧下颌角肥大同期手术,另外7例为对称性高颧骨。15例患者均出于美容目的而求治。采用口内入路L形颧骨截骨降低,术中联合颧大、小肌起点复位,均取得良好效果。L形颧骨截骨降低去除骨块大小范围是10mm×1.5mm~15mm×3mm。 1.2手术方法:所有手术均于门诊进行,局部麻醉。切口在上颌前庭沟上3mm处作尖牙窝向后至上颌第二磨牙近中缘平行与咬合面的粘骨膜切口。在骨膜下剥离范围包括:上颌骨外1/3前份、眶外下缘、颧骨体及颧弓前2/3前外侧[2],采用特制深拉钩以充分暴露截骨区。L形截骨线由眶外下缘的斜形截骨和颧骨体前份的垂直截骨两部分组成。垂直截骨的宽度决定颧骨降低的程度。根据术前设计用美蓝标记截骨线,并用来复锯及摆动锯沿截骨线完成截骨,用直骨凿凿完尚存的部分内骨面的连接并造成颧弓根部的“青枝骨折”,以使颧骨体和颧弓完全松动。将整个颧骨向前内靠拢,用4孔钛板坚强内固定,截骨线内外侧的台阶用磨头进行打磨,使之平滑自然。于颧颌缝外侧距颧骨下缘2mm处用钻头钻一骨孔,7号丝线将颧大、小肌起点褥式缝合悬吊于骨孔处。通用同样方法完成对侧手术,彻底冲洗后缝合切口,常规加压包扎。 2结果 本组15例颧骨降低的宽度为0.6~1.0cm。局部组织肿胀术后7天基本消退。1例颧部皮肤感觉麻木,3个月后逐渐恢复;2例双侧轻微不对称,患者对颧骨降低效果满意。本组病例无感染、张口受限及上唇麻木等并发症,面中部无明显松垂,经过半年随访,效果满意。 3讨论 颧骨整形手术后面中部软组织松垂和鼻唇沟加深使患者外观老化。如何预防面中部软组织松垂是颧骨整形手术需解决的难点之一,出现该并发症主要有3方面的解剖因素[3]:①颧面部前外侧的软组织附着点因为手术的剥离出现向下移位;②术中颧骨前外侧部分咬肌浅层剥离;③颧骨手术后面中部骨架缩小,软组织可能出现相对剩余。分析这3方面的解剖因素,笔者认为面中部软组织松垂主要由第1种因素引起,因为单纯颧骨体磨削未进行颧弓剥离,患者同样出现该并发症。 针对出现该并发症的解剖因素,作者对颧骨整形手术作了部分改进,对预防面中部松垂有较好的效果。首先,手术野暴露时骨膜下剥离的范围可适当缩小,尽量避免暴露眶下孔,不剥离上颌骨、颧骨后份以及颧弓下缘,此剥离范围可很好的完成截骨。颧弓折骨时,将左手拇指置于设计的颧弓折骨点表面,以此为支点可有效的控制颧弓折骨位置。其次,将颧肌上移悬吊于颧颌缝外侧的骨孔上,过度矫正移位的颧肌起点,打结时适当收紧,不影响上唇形状为度。此悬吊将颧肌复位于其生理附着点,牢固、可靠,效果确实,不易松脱。 近年有笔者报道联合颞颊部除皱及将颧肌悬吊于颞深筋膜上的观点[3-4],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但涉及的解剖结构多,手术难度加大,遗留手术瘢痕,接受颧骨整形手术患者大多数为年轻患者,不易接受除皱等手术。 [参考文献] [1]孙 弘,孙 坚,沈如云,等.口内进路高颧骨整形术[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7,13(3):179-181. [2]归 来,邓 诚,张智勇,等.口内入路L形截骨术矫正高颧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5):288-290. [3]单 磊,柳大烈,袁 强.颧骨复合体缩小术后面中部松垂的解剖性复位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3):310-314. [4]金 骥,归 来,张智勇,等.L型颧骨截骨降低联合颞颊部除皱术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4,13(4):414-415. [收稿日期]2007-09-05[修回日期]2008-01-02 编辑/何志斌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