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面横裂整复术体会.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天性面横裂整复术体会

先天性面横裂整复术体会面横裂又称口角裂或巨口症,是一种较少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性畸形,面横裂国外报告较多,但是多为个案报告,国内报告很少。我科于2008年10月收治左侧面横裂一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男,8月,出生后发现左侧口角裂开,左侧下颌升支处有一耳状畸形物。患儿为第一孕第一胎,足月顺产,其母否认在妊娠期间服用过药物,无烟酒嗜好,家族中无类似畸形及其他先天性疾患。体格检查:全身发育良好,左侧口角裂开,达瞳孔中心垂线与口角水平线交点外2cm,下唇向外下歪斜,有流涎等症状(图1)。患侧面颊较对侧稍塌陷,左侧耳道闭锁,左侧下颌升支处有耳赘,长约3cm,内含软骨。 2手术方法 2.1 手术设计:设计如图2所示,首先以健侧口角点为准(通常位于瞳孔中心垂线与口角水平线交点处),确定上下唇口角位置,定 A和A′点,在患侧口裂处取B点(图2A)。沿红唇切开AB、A′B线,并翻转到口腔粘膜侧,皮下分离肌肉层,缝合上下翻起的口腔粘膜,作为衬里(图2B),关闭肌肉及上下唇皮肤,修剪多余的唇红组织,将唇红粘膜矩形瓣返折向对侧唇红缝合,封闭口角(图 2C)。 2.2 手术结果:如图3所示,经手术矫正后7天,患儿口角形态动态时与静态时均比较自然,无口角裂开,流涎消失。患儿口角弧度良好,口角圆润,活动性变异小,瘢痕轻微。 3讨论 3.1 面横裂在新生儿期即可被发现,常以流涎和发现口裂较同龄儿大而就诊。该症系胚胎发育时期上颌突与下颌突部分或全部未融合引起的,可有单侧或双侧之分,严重者可形成面横裂[1-2]。面横裂的分型或分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方法。法国人 Tisser把其分为轻度和重度。Bauer[3]等报道过1例双侧大口畸形,裂口两侧等大。那种一侧部分裂和另一侧完全裂的病例未见报道。部分裂又分为Ⅰ度和Ⅱ度,Ⅰ度裂口在口角与颊部之间,Ⅱ度裂口至咀嚼肌。Ⅲ度(完全)裂口至外耳道。本患儿是单侧Ⅱ度大口畸形。 3.2 面横裂的治疗目的是准确的重建口角位置,重建患侧口轮匝肌功能,尽可能地隐蔽切口,减少瘢痕及术后远期的瘢痕挛缩。面横裂传统的手术方法是采用直接缝合法或Z成形术法。传统的两种方法处理口角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是口角炎甚至口角的溃烂,其原因为口角直接缝合形成一个尖锐的口角,唾液容易在此部位积留。这种缝合法的口角在张口时口角处不能缓冲张力,早期患儿大哭时甚至容易牵拉裂开。改良直线缝合法对口角的处理是采用唇红粘膜矩形瓣的返折向对侧唇红插入,返折的矩形瓣使口角有一个缓和的转折角,唇形自然,特别在张口时更符合生理要求,可以缓冲大张口时的张力,这种圆滑的口角转折避免了唾液的积留,不易形成口角炎或溃烂。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可以是上唇红唇粘膜矩形瓣返折向下唇插入,也可设计下唇粘膜矩形瓣返折向上唇红唇插入,术后的瘢痕都不明显,不会影响美观。Onizuka等[4]和Sugihara等[5]报道使用Z成形术法。尽管他们都精细的缝合,但是瘢痕还是非常明显,因此Z成形术法应该被避免[6]。另一些学者认为在鼻唇沟处进行Z成形术可以使瘢痕消失[5,7],但是我们认为儿童的鼻唇沟不明显,瘢痕还是容易被发现,而且还可能扭曲鼻唇沟。因此,我们认为改良直线缝合法获得线性瘢痕比Z成形术获得的Z形瘢痕明显减轻。而且,改良直线缝合法和还有其另一个优势,因为它和Z成形术相比更容被修复。 总之,要形成一个张口时圆滑,闭口时形态自然的口角部以及双侧对称的面颊,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方法[5-10]。然而通过本病例面横裂采用的改良直线缝合法术后结果表明,上唇矩形瓣转位直线缝合对面横裂进行修复,术后无论静态、动态时,双侧口角对称且张口时口角圆滑自然,瘢痕小,修复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Powell WJ, Jenkins HP. Transverse facial clefts[J]. Plast Reconstr Surg, 1968,42(5):454-459. [2]Stark RB, Saunders DE. The first brachial syndrome. The oral-mandibular-auricular syndrome[J]. Plast Reconstr Surg,1962,29(2):229-239. [3]Bauer B,Margulis A. Invited discussion of surgical repair for congenital macrostomia : vermilion square flap met hod[J]. Ann Plast Surg,2002,48 :328-329. [4]Onizuka T. Treatment of the def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