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曲康唑注射液静脉输注方法及配制注意事项
伊曲康唑注射液静脉输注方法及配制注意事项[关键词] 伊曲康唑注射液; 静脉输注方法; 配制
[中图分类号] R826.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由于现在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医药市场的开放,抗生素的使用在临床中非常普遍。伊曲康唑是三唑类衍生物,商品名又叫斯皮仁诺,是近年来应用在临床有真菌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一种新型抗真菌型药物。此药物为进口产品,价格昂贵,每支25ml(0.25g)的伊曲康唑价格在l000元左右, 由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生产。本药有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经临床使用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例女性患者真菌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病例中,行静脉输注伊曲康唑注射液时,却出现不同液体瓶里的2种药液在输液管内相遇时,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白色絮状物,幸好护理人员及时发现,中止输注,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2 试验方法及结果 1)按药品说明书配制方法将该药配制后用10ml注射器抽取3-5ml后再抽取0.9%氯化钠或5%葡萄糖3-5ml,注射器内立刻出现肉眼所见的白色浑浊絮状物。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证实该絮状物为何化学物。2)按药品说明书配制方法将该药配制输注后输入其他任何药物输液管内即变成白色浑浊液。实验所用药物均为药检合格产品。
3 建议及讨论 通过临床应用及实验结果,总结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本品包装中附带的50ml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25rnl伊曲康唑注射液,否则,伊曲康唑可能会产生浑浊沉淀。必须将安瓿中的25ml伊曲康唑注射液全部注入氯化钠静脉输液袋中,轻轻将液体混匀。2)在使用前,应目测伊曲康唑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混合后的溶液。只有在溶液澄清、无浑浊絮状物时方可使用。3)必须应用本品包装中附带的专门输液器,带有流速控制装置和有两通阀过滤器的延长管,不能应用普通输液器。打开流速控制装置,直至输液管和延长管中的空气全部排出,不能使用普通0.9%氯化钠注射液排气。4)混合后的溶液应立即使用,并避免直接光照,可以在正常的室内灯光下给药。利用流速控制装置将滴速调节到lml/min(大约25滴/min),用大约1小时以上的时间将60ml溶液滴入患者体内,滴入60ml后停止滴入;此时已经滴入200mg伊曲康唑是临床所需剂量。5)静脉滴注后应对静脉留置导管进行完全的冲洗,以避免残留的伊曲康唑和下一组用这根导管来输注的药物之间发生反应。用15-20ml无菌的0.9%氯化钠注射液通过两通阀冲洗0.2um管内过滤器前的延长管,冲洗时间30秒-15分钟。6)必须单独开放1条静脉通路专门输注此药,绝对不允许和其他药物或液体同时使用并共用1个静脉通路。为避免产生沉淀,只有在冲洗后,才能通过静脉留置导管输注其他药物。如果使用多通道导管,只有在本品输注结束并冲洗导管后,方可输注其他药品。
总之,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的观点一般是为避免药物的浪费,对贵重药物都会给予滴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但这种做法不适用于伊曲康唑这种药,因为此药物已经预算好需浪费的剂量。比如输液前排气所需的剂量和最后剩余在管内滴不进去的剂量;所以不需要我们再冲管,一旦用普通生理盐水冲管会产生浑浊和白色絮状物等反应,最后导致不是节约药物,而是导致了药物的浪费。现在临床中应用的新药越来越多,现行的配伍禁忌表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中的需要,要求护理人员在使用新药是多做配伍实验,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全面了解药物特性,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情况,及时汇报处理,确保临床护理用药安全,杜绝医疗事故。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