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1卷第6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01.51No.6
of
2015年12月 Journal Normal andSocialSciencesEditionDecember,2015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doi:10.16088/j.issn.1001—6597.2015.06.019
《黄四姐》:从生活传统到文化品牌
王 丹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100081)
[摘 要]作为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中打喜花鼓的经典曲目,《黄四姐》诞生于民众生活中,传唱
在百姓口头上,经历了一个走入喜花鼓又走出喜花鼓、与喜花鼓共存共荣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乡村田野向
都市舞台、由风俗俚曲向文化品牌的转型,成为地方文化的表征和民族身份的象征。
[关键词]《黄四姐》;喜花鼓;生活传统;文化品牌;清江流域;土家族
[中图分类号]G127(6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受到高度重视,政府与民众均致力于发掘民间传统的文化精髓,以推
动社会文化建设,改善百姓文化生活,同时,他们以现代人的观念和行为来建构地方传统,凸显地方传统的品
牌效应,扩大地方的影响力。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对当地流传的歌唱传统《黄四姐》的发掘
‘
就颇具典型性。
清江流域土家族为庆贺新生命的降临,要举行以“打喜”为中心的诞生礼仪。届时,孩子父母双方的族
人、亲友、邻里等都要前来祝贺和祈福。吃酒、祭祖、敬神、宵夜,人们起兴唱歌跳舞,谓之“打喜花鼓”。如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通宵达旦打喜花鼓的景象已不多见了,不过,喜花鼓仍旧是清江流域
土家族诞生礼不可或缺的礼俗之一,成为一种喜庆的象征。
位于土家族核心区域的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打喜花鼓”的风俗浓郁,歌舞不仅是人们倾诉情感的手段,
更是他们生活的一种方式。吉祥的喜花鼓曲调易学易会,歌词以土家族儿女的感恩、爱情、生活、劳动和娱乐
为主要内容,既相对固定,又可即兴发挥,自编自创,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始土家人
吸纳、融合和创作了不少喜花鼓的曲目,其中以《黄四姐》最为著名。
二、《黄四姐》与喜花鼓民俗传统
建始县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联接中原汉地与西部山区的交通要道。土家族从先民巴人
开始就不断探索从江峡山谷中走向外面世界的路径。明清以降,各种外部力量逐渐进入到物产丰富的武陵
山区,打破了土家人的传统生活。这种改变不仅是经济生活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的观念的转变。建始喜
花鼓盛行之地高坪、三里、红岩早在清雍正七年(1729)就已出现市肆,商业一度繁荣。清末,一批汉帮客商每
年春秋两季从宜昌、沙市、武汉等地来贩卖洋布、丝帕、裹腿、针线、头绳等商品,在施南府境内手摇铃鼓,收购
土特产品,走街串巷叫卖,或下乡赶场,深入到农家屋场兜售货物。《黄四姐》表现的就是传说中建始县三里
乡老村望族黄家四姐与货郎贺二郎之间相互萌生情愫、相识相恋的故事。
[收稿日期]2015—09—16
目“民族传统节日象征符号与文化品牌建设研究”(12BSH043)
[作者简介]王丹(1978一),女,湖北浠水人,人类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
111
依据传唱的密集程度和传承谱系来看,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黄四姐》起源于建始县三里乡老村的黄家
大屋场。三里乡是建始中部的山区重镇,距县城30公里,其政府机关所在地就在老村。老村地势相对平坦,
东龙河穿村而过,黄姓是当地的大姓,黄家大屋场就坐落在东龙河畔。据考证,黄家祖上于清康熙年间从江
西迁徙而来,挽草为界,艰苦创业,富甲一方。20世纪初,老村寨子里住着一个名叫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