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成因及对策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成因及对策【摘要】当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由于其广泛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基础,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力量,将预防、减少和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这一宏大的社会工程深入、持久、广泛地开展下去。这不仅是我们对未成年人的责任,更是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所应有的责任。
【关键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成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100-01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不仅对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新的威胁,而且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严重妨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一、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特点
(一)罪犯年龄低龄化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未成年人的生理普遍早熟,而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的心理方面关心较少,心理上的发育远远满足不了生理发育的需要,而社会家庭又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引导,极易导致犯罪现象的发生。
(二)社会危害性大
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小,缺乏自制力,好胜心强,容易意气用事,不计后果。加上大多数未成年人目无法纪,结帮成伙,追求享受,不计后果。他们为了实现某个欲望,或一时性起,并不惜一切,疯狂作案,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三)犯罪类型向财产型转化
未成年人犯罪容易受“拜金主义”、“高消费”思想的影响,盲目追求金钱,贪图享受,大部分实施违法犯罪未成年人不愿读书,又不肯吃苦,使得盗窃、抢劫案件时有发生。而在财产型犯罪之中,往往又因为突发原因导致未成年人心理上的激化,从而引发行为上的暴力。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好坏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形成有着直接的、深远的影响。相当多的未成年犯罪与家庭的教育不当是紧密相关的。实践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父母外出打工,而将孩子留在家中,形成一类新的问题群体“留守儿童”,子女长期不能跟父母进行交流、沟通,得不到正确的管教,更谈不上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照顾,有的甚至处于放任自流的境地,一旦接触到不良信息,就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观、世界观还不确定的未成年人,极易受到社会一些不良思想、信息等各方面的影响,从而走向犯罪。尤其是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传播的信息量大量增加,其中鱼龙混杂,而未成年人由于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对其中有害信息无法辨别,而盲目模仿他人做法,加上在交友方面的不慎,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结交,久而久之就沾染了恶习,崇尚暴力,遇事缺乏理智、不计后果,法律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其违法犯罪。
三、对未成年犯罪问题的建议
(一)强化打击与保护并重的方针
我们一贯要求采取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对未成年人要坚持教育、挽救、感化的方针。但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并不是要千篇一律、一味的采取轻缓的态度,在适用强制措施中,也并不是要一味的实施“不捕为原则,逮捕为例外”的方法。要在坚持依法从重从快打击犯罪的同时,注重保护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对于严重的暴力性犯罪,就必须从重、从严打击,在实践中也常常遇到实施抢劫等犯罪的未成年人,并不是因为没有钱花,而纯粹是为了刺激,为了“找乐子”,而他们实施抢劫的手段多样,持械、入室等等,而完全不避讳摄像头,有的甚至在缓刑期间,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不肯吃苦,贪图享乐,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深。
(二)全社会提高预防犯罪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打击犯罪本身不是目的,加强预防才是预防和减少犯罪最有效地手段。只有全社会重视预防未成年犯罪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三)强化法制教育基地建设,提升维权工作的实效
坚持青少年维权的工作,以法制教育基地为驻点,以学校教育为主线,定期组织检察官到学校作法制宣传讲座。结合已经办理的案例,用身边的典型警示青少年要学会取舍,辨别是非,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念,从而快捷地获得法律信息和知识。
参考文献:
[1]虞渊.未成年犯罪调查研究报告:社会诱因与犯罪预防[J].法制与社会,2010(9).
[2]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导读[M].法律出版社,2003.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项目管理模拟题.pdf
- 半导体薄膜技术基础.docx VIP
- 啮齿动物致伤诊疗规范考试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曹全碑》原碑及高清大字字帖(带释文).docx VIP
- PI形式发票样本.xlsx VIP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2025下半年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美术)新版真题卷附答案.docx VIP
- 脓毒血症必威体育精装版指南解读(完整版).pptx VIP
- 2025云南文山州砚山县江那镇储备村(社区)后备干部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版考试试卷试题含参考答案2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