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隆中对》(第一课时)课件.ppt

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隆中对》(第一课时)课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隆中对》(第一课时)课件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人教版) 隆中对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简介背景,解读课题: 《隆中对》是《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地,而“对”有对策的意思,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指诸葛亮对刘备兴复汉室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简介背景,解读课题: 陇亩(lǒng ) 倾颓(tuí) 度德量力(duó) 信大义(shēn) 猖蹶(chāng jué)存恤(xù) 夷越(yí) 帝室之胄(zhòu) 殆(dài) 民殷国富(yīn) 诣(yì) 沔(miǎn )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地位怎样,他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并提供原文依据。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点字词: 躬 好 比于 莫之许 谓为信然 屯 器 岂 屈致 顾 诣 凡 乃 因 信(通假字) 猖蹶 犹未已 计将安出 思读课文,讨论探究: 思读课文,讨论探究: 1.年轻时的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A.不满军阀混战; B.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思读课文,讨论探究: 2.刘备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问计于诸葛亮的? 明确:A自己的处境。“屯新野” B徐庶的推荐。 思读课文,讨论探究: 3.刘备问计于诸葛亮有几层意思? A.概述当前政治形势,表示对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深切关注。 B.申述自己的抱负和处境。 C.表明几次相访的意图。 回顾本课,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从背景、字词入手,了解文章大意,理顺人物之间关系,了解了三顾茅庐的故事,并且解读了第一、二、三这三段文字。下节课主要了解隆中对的内容。 1.熟读第四段,了解隆中对的具体内容。 2.分组归纳文言词汇、特殊句式和成语。 (如:第一组:通假字,词类活用; 第二组:一字多义;第三组:古今异义;第四组:特殊句式,成语。) 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编制: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出版: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时间:2011-11-20 策划:屠元成 李冬梅 郑少艾 制作:施维楠 翁琴英 审核:刘飞耀 责编:梁 兵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