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熵变计算示例
* * §2.5熵变的计算及其应用 一. 判据 0 自发过程 = 0 可逆过程 0 不可能发生的过程 二. 环境熵变 三. 体系熵变 1. 理想气体单纯 p,V,T 变化 ①. 恒容过程 ②. 恒压过程 例题:汽缸中有3mol,400K的氢气,在101.325 kPa下向300K的大气中散热直到平衡为止,求氢气的熵变并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已知: 。 解:题中所谓的到平衡是指氢气的终态温度为300K,恒压过程有: 判断:过程为自发过程 ﹥0 ③. 恒温过程 例题:1mol理想气体在298K时恒温可逆膨胀体积为原来的10倍,求熵变。若在上述始末态间进行的是自由膨胀过程,求熵变。并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 解:恒温过程有 自由膨胀: 自由膨胀与恒温过程相同,因为始末态相同,状态函数 不变。 此为可逆过程 理想气体恒温内能不变,功为零,故热也为零,因此 。所以 。 此为自发过程 ④. 理想气体恒温混合过程 对每种气体分别用恒温过程处理: 3mol氮气 2mol氧气 例题:一300K绝热容器中有一隔板,两边均为理想气体,抽去隔板后求混合过程的熵变,并判断过程的可逆性。 解: 对隔离体系: 此为自发过程 ⑤. 传热过程 根据传热条件(恒压或恒容)计算传热引起的熵变,若有体积或压力变化,则加上这部分的熵变。 例题:1mol,300K的氢气,与2mol,350K的氢气在101.325 kPa下绝热混合,求氢气的熵变,并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 。 解:因为是绝热过程,故有热平衡: 此为自发过程??? 2. 凝聚体系 由于凝聚体系特有的不可压缩性,只考虑温度对熵变的影响: 3. 相变过程 例题:已知苯在101.325 kPa, 80.1℃时沸腾,其汽化热为30878J/mol 。液态苯的平均恒压摩尔热容为142.7J/mol﹒K 。 将 1mol,0.4atm的苯蒸汽在恒温80.1℃ 下压缩至1atm ,然后凝结为液态苯,并将液态苯冷却到60℃,求整个过程的熵变。设苯蒸汽为理想气体。 解: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过程可用一些示意图简示: 能不能进行 例题:今有两个容器接触,外面用绝热外套围着,均处于压力101.325 kPa下,一个容器中有0.5mol的液态苯与 0.5mol的固态苯成平衡。在另一个容器中有0.8mol的冰与 0.2mol的水成平衡。求两容器互相接触达到平衡后的熵变。已知常压下苯的熔点为5℃,冰的熔点为0℃。固态苯的热容为122.59J/mol,苯的熔化热为9916J/mol,冰的熔化热为6004J/mol。 0.5mol,l 0.5mol,s 0.2mol,l 0.8mol,s 5℃ 0℃ 解:分析:冰要熔化成水且水升温,苯要凝固且固态苯降温,热平衡为: 例题:①1Kg,273K的水与373K的恒温热源接触,当水温升至373K时,求水,热源熵变及总熵变。②若水是先与323K的恒温源接触,达到平衡后再与373K的恒温源接触,并升温至373K,同样求水,热源熵变及总熵变。说明用何种方式升温既可使水升温至373K,又可使总熵变为零? 。 参考答案 ① ② 解: T1 T2 +△T +△T +△T 例题: 1molH2O(l)于0.1MPa下自25℃升温至50℃,求熵变和热温商,并判断可逆性。 (1)热源温度700℃; (2)热源温度100℃。已知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2S701 砖砌化粪池建筑工程图集 .docx VIP
- 旅游度假区目标客户群分析.docx VIP
- TCBDA 27-2019 建筑装饰装修机电末端综合布置技术规程.pdf VIP
- 《飞机构造基础》课件——第九章 飞机防火系统.pptx VIP
- 中信泰富:2008年年度报告.pdf
- 《飞机构造基础》课件——第二章 重量与平衡.pptx VIP
- 医院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及实施细则.pdf VIP
- 旅游市场的目标客户群分析与定位.docx VIP
- D-Z-T 0204-2022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稀土(正式版).docx VIP
- 2025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