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文学赏析课).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文学赏析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学赏析课 ; 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讽”与“谏”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这题目不能解释成“邹忌劝告齐王听取意见”,而应该把题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邹忌讽齐王”,一部分是“齐王纳谏”。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战国策》是国别体。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齐威王事迹。 据史载,齐威王田因齐在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一切都交给大臣办理,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说:“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威王听后,顿然醒悟,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决心任用贤才,修明政治,使齐国成了最强的诸侯国,“自称为王,以令天下”。齐威王于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凡 36年。;邹忌事迹。 邹忌是齐国的谋臣,以敢于进谏和善于辩论著称。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谈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和谐才算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善于治国。威王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就记叙了邹忌用设喻的方法规劝齐威王,使齐威王接受别人的意见的事。;两个活动: 1.读好一段;2.品析一点。 ;活动一 读好一段 ;1.读出层次。 要求:自由读第一段,看看可以读出几个层次。想想为什么这样划分?。;第一种划分方式: 按时间顺序 (1)“邹忌……‘徐公何能及君也?’”早晨问妻妾,与徐公比美。 (2)“旦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第二天问客人,与徐公比美。 (3)“明日……又弗如远甚。”第三天徐公来,与徐公比美。 (4)“暮寝而思之……‘欲有求于我也’。”晚上反思“比美事件”。 开端……发展……高潮……结??,这是非常完整的情节。 ;第二种划分方式: 按逻辑顺序(分成两层)由现象到本质: (1)“邹忌……又弗如远甚。”比美事件。(2)“暮寝而思之……‘欲有求于我也’。”反思本质。 这是十分清晰的推理。;2.读出语气。 要求:(1)自由朗读,朗读时注意邹忌“暮寝而思之”时的提示语,读好前面的三问三答的语气。(2)按照以下角色准备好分角色朗读活动:旁白、邹忌、妻、妾、客。;指导意见: (1)邹忌:自信,语气平和优雅,语调平,微有上扬。 (2)妻:偏爱,重读:“美甚”和“何能及”,反问有力。 (3)妾:畏惧,声音略轻,有头无尾。 (4)客:有求于人,声音肯定,重读“不若”,为达目的,心口不一。 ;详得有效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写出了诸葛亮的身份、志趣、外貌和境况。这是史书笔法,实事求是地描述。对比来看,本文对邹忌的介绍就十分奇特。“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形貌昳丽”,就是外貌光艳美丽,这是描写女子的用词,用在这里显得十分诙谐。当看到“男人比美”事件时,我们就更坚定了这是作者有意而为之。联系后文,这“比美”事件正是邹忌“说事”的缘由和根本,它不仅是为了博得齐威王开心的一笑,更希望以此为契机,在诙谐的气氛中,取得“劝谏”的成功。这一段是文章诙谐的开始,是劝谏的理论依据和缘由,直接照应题目中的“讽”字,这一段真是“一文多用”。;第二个活动 品析一点 “留白” ; 留白是一种艺术手法,就是略去主要的、直接的描写,而只作侧面烘托和简单的勾勒。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造成韵味无穷的效果。 比如《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的情节,突出了鼓声震天、扣人心弦的宏大气势,却省掉了关云长厮杀的场面描写,当关云长提着华雄的首级献于主帅帐前的时候,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诞生了。 ;略得有声 邹忌入朝见威王所说的话,只是最后的结论,而且是邹忌“暮寝而思之”的内容的推理和展开。联系上文,这里巧借第一段的“语势”,只点出结论,不但精练,节省了笔墨,还用“留白”的办法提示读者邹忌一定精彩地还原了昨天发生的事情,真是绝妙!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