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及陕西高等教育发展.docVIP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及陕西高等教育发展.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及陕西高等教育发展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及陕西高等教育发展摘要:陕西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两大源头:陕源与京源。在陕源即将断流之际,京源济陕,成为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再生之源;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诞生,曾成为中华民族危难时期,支撑和延续中国高等教育的擎天柱石;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五校分立,促进了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其办学传统与精神,对陕西高等教育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高等教育;陕西高教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3-0025-06 一、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是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再生之源 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时期的大学堂。陕西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两大历史源头:陕源与京源。在陕源即将断流之际,京源济陕,成为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再生之源。 所谓陕源,可追溯到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月十二日,陕西巡抚升允奏请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圣鉴训示”,开办的陕西大学堂。1912年张凤翔创建的省立西北大学、1923年刘镇华恢复的国立西北大学、1927年的西安中山学院和1928年的西安中山大学。1931年4月,西安中山大学改为陕西高级中学;1932年,原国立西北大学校长、中国水利之父李仪祉筹建陕西水利专科,附设于该中学;1934年6月,该科并入由于右任先生1932年创办的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称水利组。至此,西北大学已两办两停,虽有此工科的再延续,但纵观陕西高等教育的发展,此时已处于奄奄一息状态,几乎断流。 所谓京源,就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京津地区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国立北平研究院、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联合组建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简称西北联大)及其它们的前身。 国立北洋工学院的前身是天津海关道盛怀宣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1895年10月2日)的天津西学堂,后用过北洋大学堂(1903)、北洋大学校(1912)、国立北洋大学(1914)、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国立北洋工学院等校名。1937年西迁来陕。1946年11月部分师生返津恢复国立北洋大学。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二月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37年西迁来陕;1946年抗战胜利后,部分师生返回北平复校,称北平师范学院。 国立北平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二月的京师大学堂始设的速成科仕学馆和预备政科。 1937年“七·七事变”后,京津沦陷,上述京津三校与国立北平研究院、河北省立女子师范(1906—1937.9),奉国民政府教育部王世杰第17728号训令颁布的《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组织规程》,于同年10月西迁来陕,联合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又奉命南迁城固,并于4月3日,按国民政府行政院第350次会议通过的《平津沪地区专科以上学校整理方案》,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溯其本始,不仅源远流长,而且除北大、清华之外,平津国立院校几囊括以尽。因其组成高校历史悠久,师资雄厚,学科众多,办学实力强大,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社会急剧变革和民族危难时期,不仅保存和坚持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香火不断,而且曾一度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齐名,成为当时著名学府,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中华民族危难时期支撑和延续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两大擎天柱石。特别是在陕西高等教育发展几乎断流的情况下,西北联大成了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再生之源,“为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发挥了重大作用。正如西北联大校常委陈剑翛在联大开学典礼上所言:“本校现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是要负起开发西北教育的使命。”原国立西北大学校长刘季洪在三十多年前回忆当年情况时亦说:“可见当时西北建校教育政策甚为重要,而对以后西北地区发展更具远大影响。” 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五校分立,成为陕西高等教育持续发展之基 国立西北联大存续仅一年零四个月,国民党统治当局出于战略需要,对西北联大实行分设之。1938年7月,国民政府令西北联大,将其中的工学院与国立东北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合并,独立设置国立西北工学院,院址设城固古路坝;联大农学院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院址设武功杨陵;同时将教育学院改称师范学院。1939年8月8日,进一步将西北联大改组为国立西北大学,同时将其中的师范学院和医学院独立出来,分别成立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和国立西北医学院,师范学院迁兰州,医学院仍设南郑。至此,国立西北联大已分设为五校。 国立西北联大的分立,从客观上促进了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成为陕西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壮大之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