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太平天国史学鞠躬尽瘁
为太平天国史学鞠躬尽瘁摘要:史学界有巨匠曰:“罗尔纲”。他毕生以考据治太平天国史,把对考据方法的应用,推上了乾嘉学派、实证论者等所未能达到的高峰。罗氏继萧一山、简又文、郭延以等而起,为太平天国史学奠基。近百年来,一人而已。
关键词:太平天国史学;罗尔纲;考据
中图分类号:K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4-0063-08
史学界有巨匠曰:“罗尔纲”。他毕生以考据治太平天国史,把对考据方法的应用,推上了乾嘉学派、实证论者等所未能达到的高峰。罗氏继萧一山、简又文、郭廷以等而起,为太平天国史学大厦奠基。近百年来,一人而已。
1957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召开的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和太平天国革命性质问题的座谈会上,我得聆罗先生震惊一座的发言。先是,有一位史学前辈引证马克思的读报评论,涉及“太平军在宁波”云云。罗先生当即插言:“这不是太平军。”他指出,马克思所见英国报纸所载的其实是天地会活动的消息,因远隔重洋,被误会是太平军了。在座的荣孟源前辈当即笑言:“毕竟是专家。”我于是惊佩罗先生掌握太平天国史料如此精审!
嗣后,陆续读罗先生论著及其所编太平天国史料,并有机会多次捧手或通信受教,愈益钦敬其史学的渊博及史德的高尚。于是撰文以志心得。1983年,我发表《罗尔纲与太平天国史料学》。1987年,我撰《罗先生赞》。1998年,罗先生已前卒,我写《考证学与太平天国史研究》,以表哀思。以上诸文论述罗先生的考据学达到了时代的高峰,他考证太平天国史的业绩超越了萧一山、简又文、郭廷以等取得的成果。罗先生之所以成为当代太平天国史学泰斗,其主要原因是:孜孜不倦和虚怀若谷。我们纪念罗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的好学与虚心。
考据一称考证,是我国积累而成的治学方法。汉儒比较经传古籍的不同文本,分辨其差别与真伪,留下最早的校勘与考伪的记录。魏、吴、蜀三国鼎立,史书记载多有分歧。东晋孙盛撰《异同评》《异同记》,这是史料考异的嚆矢,书已失传,但后人犹能从裴松之《三国志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等所引见其鳞爪。
昔人尝论赵宋一朝文化优于汉唐,考据亦至宋而称盛。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别为《考异》一书,交代取舍之故,产生了我国比较史料的第一部专书。朱熹撰《韩文考异》,这是校勘版本的典范之作。此外,欧阳修、赵明诚取证金石,晁公武、陈振孙建设目录,徐铉整理《说文解字》,陈彭年等重修《广韵》,吴械、郑庠探讨古音,王应麟等从事辑佚……都为后来清代考据学的大发展,作了准备和先导。
考据大盛于清。因反对明季理学家“空谈心性”导致亡国之祸,故清初学界的先知者提倡求真务实,号为“朴学”。顾炎武登高一呼,号召学者舍弃宋明语录,返求救世济民的真道于孔孟遗经。他发明了读古书的通道,即读古书必先识古字,而古书多同音假借字,故识古字必先审古音。炎武撰《唐韵正》《诗本音》《易音》,成为一代考据学的开端。同时,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以汉人所著书:《史记》《汉书》《说文解字》等所载《古文尚书》的实况与东晋梅赜所献本相对勘,发现种种差异;篇数不合,篇名不合,内容不合。最后,阎氏发现东晋本《孔传》中有孔安国死后才设置的金城郡,遂断定这是后人伪作。阎氏此举留下了辨伪的典型经验。顾氏好古,阎氏征实,有清朴学,于焉肇始。
乾隆、嘉庆之际是清朴学的鼎盛时期。经学、小学都有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论。先是,惠栋反对宋人把经传的训诂与义理割裂,废弃汉儒训诂,“凿空”说经,于是提出读经必由训诂以明义理,旨在复兴汉学。戴震继起,也深嫉宋儒凭胸臆以为断,“凿空”说经,但他又谓汉儒虽有师承,而也有附会,故不能“株守”汉诂。于是戴学有了完善的读经方法论,即必由训诂以明义理,既反对“凿空”说经,又反对“株守”旧注,旨在求是。戴门大弟子王念孙推衍戴氏之术,发明治训诂的方法论,既反对“望文虚造”,又反对“墨守成训”,要求“就古音以求古义”。于是经学、小学盛极一时。并带动了其它诸学。乾嘉学者每下一义,泰山不移。正如王引之总结他父子释古代语词的经验所说:“揆之本文而协,验之它卷而通”,是经得住检验的。乾嘉学者考证古代事物,富有科学精神,对一字一音,往往经过多位通儒的反复质疑、推断、查证,然后得到结论。由是后世论考据学,追本溯源,必尊“乾嘉学派”。
辛亥革命前后,随着殷墟甲骨、敦煌经卷等新事物的出现和“实验主义”等新思想的输入,考据学发生蜕变:其一,从以经学为中心,转向以史学为中心,《六经》真正变成了史料。其二,考据家追求科学,从自发转向自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风气既开,异人并出,于是王国维倡导“二重证据法”,胡适引进“实验主义”,都推动考据学的更新。这里略说胡适是怎样运用“实验主义”的方法论,改进乾嘉考据,使之完全成为科学的。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