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现代化考试始于何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化考试始于何时

中国现代化考试始于何时[摘 要] 中国现代化教育始于清同治年间京师同文馆的创立,其现代化教育考试亦应运而生。在“科举制”尚未完结之前,京师同文馆的创立及其考试制虽然为馆内考试,却为“废科兴学”作了有效尝试;同文馆的创立推动了中国“废科”前的第一次兴学潮;其现代化考试方法,为此后乃至当今学校教育具有历时性启示:教育制度及其考试方法只有融入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它才具有强大生命力。 [关键词] 中国;清同治;京师同文馆;现代化考试 [中图分类号] G42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8-041-05 一 所谓现代化考试,意喻改变“科举”考试模式之后启用的“西式”教育考试。现代化考试何时启用,权威说法,即于维新变法期间。1898年(戊戌年)实行变法,在试历史、政治,试时务,试四书、五经的同时,决定试“经济特科”,将考试内容议增六项,“就是内政、外交、理财(经济)、经武(军事)、格物(物理)、化学、生物和考工(工程)”等等。1901年旧历七月,慈禧也颁布了上谕,从第二年起(即1902年,著者注)“举行经济特科”。直到1905年,“废科兴学”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之后,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之久的封建科举制度终于寿终正寝,现代化考试开始。 近年来,随着考试学研究的深入,又有学者认为,现代化考试起点应是光绪七年(1881)创办天津水师学堂时,其理由是,该时即实行了“学生在练船应考学间”,考科包括“算学代数、几何、平弧三角法、驾驶天文理法、绘画海图、重学流质学、翻译英文、汽学”等等,且附有当时试卷“应得分数”分列细则。 在笔者漫读教育史籍之后,认为,在中国实行现代化考试或者说初显现代化考试端倪的,应是清同治年间,具体说,应是同治元年(1862)成立的京师同文馆之时。 说起京师同文馆的创立,是中国有识之士睁眼看世界之时。虽然公认“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为林则徐,实际上林则徐只是众先进人物之一。就当时情况,看清世事的有一大批文人和部分官僚。论及此事,又必推及咸丰年间因为太平天国事端,加上外受英法联军的胁迫,当时中国国际地位非常低微。是时,复兴自强已成为国之大势,至使维新人物破茧而出。因此,“购置外国的枪炮轮船,以及革新教育”,便成为了改变中国的必由之路。问题在于,不但购置的船舰枪炮需要测算使用的人才,而且首先在购买这些要件时,需要同相关国家打交道的能人,而这些所需人能之要务,又首先必须懂得西语,因而“恭亲王早于咸丰十年(1860)便上奏折,提议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办理外交,代替前此的钦差大臣”。然而,在当时,满朝官员,都不懂得外国语言文字,谈何外交。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京师同文馆成立了。 问题在于,在西方世界经济崛起,以船坚炮利为表征的军事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清王朝显然积贫积弱,然而,封建一统的集权观念却是统治集团拼命维护的。因而也不可能广求人才。再说,千年科举制下,适应新形势需求的新型人才也难以求得。然而,统治集团并非铁板一块,奕?办事不但执着,而且力求务实创新。同治元年(1862)七月,京师同文馆在北京正式成立,虽然最初仅设英文馆,学生也不过10名,但终于有了良好的开端。可贵的是,乃是这位恭亲王,在相继(1863)成立了法文馆和俄文馆之后,又于1872年(同治十一年)添设了德文馆。此前,即同治六年(1867)还加设了算学馆,讲习天文、算学,“从此同文馆的课程,大大的改进,增加许多实用科学的课程。教授和学生,也逐渐地增加”。 在此必须提及的是,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不但从根本上动摇了千年科举制招考人才的基础,从此确立了人才源自学校的原则,而且召示天下贤才必须从“四书五经”的故纸堆中走出来,开创了一个只有学习现代化的知识,才能为时代所用的崭新局面。 京师同文馆课程设置,走过了开创时期和扩充后完善时期的过程。前期,因渴求翻译人才,所以,只限于外国语言文字,但并不抛弃汉文(因初期选拔的学生以八旗子弟为主);后期,学生不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而且学习天文、算学,因为“外国人制造机器火器等件,以及行船行军,没有一样不从天文、算学中出来。”“如果不从根本上用着实工夫,即学习皮毛,实际上仍无用处。”具体课程分列如次:算学—同治七年始设;化学—同治五年始设;万国公法(国际法,著者注)—同治八年始设;医学生理—同治十年始设。 二 众所周知,考试,分类为招生考试、学业考试(学习情况检查)、学年考试(期末考试)和大考(毕业考试)。区别于科举考试的同文馆招生考试,因为当时中国并未“广设学校”,缺少现代化学业基础生源,加上科举考试仍然存在,因此,同文馆最初的招生考试,虽然也强调“限年严试以定优劣”,但在实际上只是在“八旗中挑取二十名……择其资质聪慧、现习清文、年在十五岁上下者,每旗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