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性彰显清代画家金农、郑燮
个性彰显清代画家金农、郑燮[摘 要]清中叶扬州活跃着一批非常个性的画家群体,即所谓“扬州八怪”。 金农、郑燮即是其中个性鲜明的画家,本文对金农、郑燮的生平及艺术个性进行了梳理,以探讨继承其艺术精华。
[关键词] 个性 金农 郑燮
清中叶在扬州活跃着一批非常个性的画家,他们即是被称为“扬州八怪”的画家群体。据清末李玉棻《瓯体罗室书画过目考》载,“八怪”是指金农、黄慎、郑燮、李鱓、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八人。此后又有人将高凤翰、华嵒、陈撰、闵贞、李勉、边寿民等,也作为“八怪”之列。根据扬州人的说法,“八怪”就是奇奇怪怪之意,与“八”的数字关系不大。他们都是活动于扬州一带的画家,或称为“扬州画派”。这些画家都擅长花鸟、梅竹,他们发挥了极为个性的独创精神,名振南北,各有贡献于画史。
在这个画家群体中,有的是一生不仕的专业画家,家境清贫,以卖画为生,如黄慎、高翔、汪士慎、罗聘等;有的曾有过安邦治国的抱负,并做过几年小官,后罢官卖画于扬州的,如郑燮、李方膺等。他们有着相近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他们愤懑官场的腐败,比较了解民间的疾苦,对炎凉世态深有体会。为此也形成了孤傲不羁的性格,蔑视权贵,行为狂放怪癖,常常藉画抒写不平之气。在艺术上,他们注重个性抒发张显,不泥古法。力求创新,以强烈的个性主观感情色彩赋予笔下形象之中。他们的作品都具有较深刻的思想、鲜明而独特的个性、耐人寻味的笔墨情趣和清新狂放的艺术风格,形成了清中叶一个强有力的画派。 “扬州八怪”的艺术对后世及当代水墨写意画发展影响是深远的。在这一群体中金农、郑燮两位画家显得尤为突出。
金农(公元1687—1764年),字寿门,号冬心先生等。浙江钱塘(杭州)人,长期居住在扬州。博学多才,工诗词,长书法。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开博学鸿词科,爱裘思芹(鲁青)推荐,于次年入都应选,但未被选中,心情抑郁不得志。他在一幅画马的画上为此叹道:“今予画马,苍苍凉凉,有顾影酸嘶自怜之态,其悲跋涉之劳乎?世无伯乐,即遇其人,亦云暮矣!吾不欲求知于风尘漠野之间也。”足见他怀才不遇的心情。金农周游四方,先后至齐、鲁、燕、赵、秦、晋、楚、粤,晚年定居扬州以卖画为生。由于个人的生世经历及性格,也奠定了他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金农善画山水、花鸟,尤善墨梅。他笔下的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往往以淡墨画干,浓墨写枝,圈花点蕊,黑白分明。金农有深厚的书法功底,他的楷书具有金石味道,他自称为“漆书”。在他的画中,体现了古拙的金石笔意,形成质朴、苍老的个性风格。就如他的《冰雪之交梅花册》枝干盘曲,浓淡墨色交融,以拙朴线条圈花,以浓墨点蕊;布局繁而有序,疏而不散,气韵静逸,给人以独特的个性化笔墨感受。另一方面他擅长于画中题咏,如他72岁(乾隆二十三年)初春所画的墨梅,上题长诗曰:“蜀僧书来日之昨,先问梅花后问鹤,野梅瘦鹤各平安,只有老夫病腰脚。腰脚不利尝闭门,闭门便是罗浮村。月夜画梅鹤在侧,鹤舞一回清人魂,画梅乞米寻常事,那得高流送来玉,我竟长饥鹤缺粮,携鹤且抱梅花睡。”诗画皆寄托了他的思想情感,诗与画合二为一的艺术传达,更突显了他独特的个性彰显,具有强有力的艺术感染力。
金农学画较晚,据文献记载,金农50岁“始从事于画”。可能自此以后,才开始以卖画为生,并非在此之前绝对不作画。金农正式画画虽然很晚,但由于他学识渊博,流览名迹众多,又有深厚的书法功底,终于成为一代名家。金农独创一格的绘画艺术在当时影响很大。八怪之一的罗聘就是他的弟子。
郑燮(公元1693—1765年),在扬州画派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八怪之中最受人们称道的画家。他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少时家贫,幼年丧母,有过一段挨饿的经历。乾隆元年中进士,先后被委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10余年。史书记载他做官时种种德政,颇得人心,称他为“循吏”(好官、清官的意思)。他的上司包巡抚要他一张画,他画了一幅竹子送给巡抚,画上题了一首著名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情真意切,宛转动人,既有规劝官吏的意思,也是他处事作人的自勉。他的官运不济,为官时,当时闹饥荒,因开仓赈灾,被诬告贪婪,罢了官。据说他离职时,只有三条毛驴,一只是他自己乘坐的,一只驮着他的书籍和阮琴,一只是他仆人骑的,真可谓两袖清风,因而有“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的美誉。后在扬州卖画为生。
人称郑板桥有“三绝”——诗、书、画。他的诗同情百姓疾苦,憎恶封建官吏,具有民主思想倾向。如《逃荒行》、《还家行》以及《悍吏》、《私刑恶》等诗篇。他写的道情也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诗文奠定了他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书法成就也很高,他以汉隶与楷书相参,以汉隶为主独创的字体,秀丽清逸,刚健有力,有板桥体之称,他自称其为“六分半书”。
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