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朝文絜笺注》误典及误字商兑
《六朝文絜笺注》误典及误字商兑摘要:许梿所辑《六朝文絜》,经黎经诰笺注于前,史海洋、李竹君、骆礼刚、曹明纲校之于后,几臻完善。然经笔者深察之,其注文之中仍有数处典故及用字值得商榷。
关键词:六朝文絜笺注 误典 误字
六朝骈文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曾风靡一时,流传数代。许梿所辑《六朝文絜》计收六朝文士赋、诏、敕、令、教、策问、表、疏、启、笺、书、移文、序、论、铭、碑、诔、祭文合一十八类、七十二篇,选录虽不多,然几尽涵盖六朝骈俪名家,全显南北文士风流。黎氏笺注尤值瞩目,所引典籍颇涉经、史、子、集诸类,三教九流各家;其注引之细密,校雠之审慎,足令后学以为踪范。
智者千虑,尚有一失,纵以黎氏注引之博,审校之精,亦难免纰漏;比年经史海洋、李竹君、骆礼刚、曹明纲(后文涉此四君或其中某君,则简称其姓)反复校之,几臻完善。然所谓百密一疏,诸书于注释典故及用字方面,仍存可商榷处。今条例诸误处如下,以俟方家教正。
一、误典四则
庾信《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当学海神,逐潮风而来往”句下,倪璠注:“《神异经》曰:西海水上有人,乘白马,朱发、白衣、玄冠,从十二童子,驰马海上,如飞如风,名曰河伯使者。或时上岸,马迹所及,水至其处。所之之国,雨水滂沱。暮则还河。”史、李、骆、曹皆依倪注。察《神异经》所载,皆奇闻轶事,人世间罕有,此典但述海神之奇,不及琴瑟。窃以为此典故重在“逐潮风而来往”,即言伉俪情深,当如潮汐,以时相会。倪氏引《神异经》所载之典为注,只释其表意,而全不体衷情,不确。今察,《吴越春秋》卷三《夫差内传》载:“乃弃其(笔者按:即伍子胥)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1]《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北过馀杭,东入于海”句下,郦道元注:“昔子胥亮于吴,而浮尸于江,吴人怜之,立祠于江上,名曰胥山。……文种诚于越,而伏剑于山阴,越人哀之,葬于重山。文种既葬一年,子胥从海上负种俱去,游夫江海。故潮水之前扬波者,伍子胥;后重水者,大夫种。”[2]故知,伍子胥殁后,精魂随潮汐朝夕必至,吴人立其为神以祀之。据笔者察,今浙江海宁盐官仍存海神庙,其中供潮神伍子胥。此庙虽建于清代雍正年间,然祀伍子胥久矣,伍子胥虽为潮神,但吾国人于诸神职司本不甚分明,以潮神为海神,不足怪也;或由钱塘江潮自海上来(子胥从海上负种俱去),因称之,亦为有理。故以为,此海神非西海水上之神,乃乘潮风来往之子胥也。另察,昔吴越之人因钱塘潮涨落有定时,比之人去归有信,呼为“潮信”。李益《江南曲》言:“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3],即用此典。上黄侯世子彼时与妇隔绝,无所投诉,《与妇书》满纸离诀之情,其曰“当学海神”,乃反用其典,即谓归家无期,己非海神,不能乘潮水以时探望夫人。
鲍照《药奁铭》“凤子藏花”句下,原注:“《修真录》曰:仙人名凤子与笙进会与九口,各以生生二肆之符相授。《古今注》曰:蛱蝶大如蝙蝠者,或黑色,或青斑,名为凤子。”史海洋、李竹君、曹明刚皆采《修真录》为注,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亦引《修真录》为注,骆礼刚则并采《修真录》、《古今注》为释,且言:“借仙人名与蛱蝶名称的巧合,涉笔成趣,故云藏花。”[4]然察鲍照此铭,其意乃赏赞药奁,所言当与药石、药具、修身之事相关涉;且“凤子藏花”与其上句“毛姬饵药”对举,毛姬既为神人,则凤子亦当为神人之属。试观诸注,引《古今注》者,不察个中之意,以蛱蝶释凤子,显然有误;引《修真录》者,虽释凤子为仙人,然未能发明“凤子藏花”之典,亦属不确。今察,“凤子藏花”实为旧典,出自《神仙传》卷一《凤纲》篇,其文载:“凤纲者,渔阳人也。常采百草花以水渍泥封之。”[5]凤纲,神人也,所用药具必异凡世之物,鲍照言“凤子藏花”,即谓药奁非同一般,犹如神器;凤子,即凤纲。
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翼训姒幄”句下,李善注:“《列女传》曰:涂山氏之女,夏禹娶以为妃。既生启,涂山,独明教训,而致其化焉。《史记》曰:禹,姒为姓。”史、李、骆、曹皆承李善之说。今依李善说,则“姒”当指涂山氏之女,因夏禹娶其以为妃,从禹姓姒,故曰“姒幄”。初观李善说,似亦可自圆;然深察之,则知其说不确:古之帝王妃、后名书竹帛者甚多,然多以本姓或谥字称之,鲜有从帝王姓称之者;如《史记》称吕雉为吕后或吕太后,而不以刘后称之;《旧唐书》亦称太宗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顺圣皇后,而不以李后称之。鉴此,谢庄如欲以涂山氏比宣贵妃,则当言“翼训涂山”,而非“翼训姒幄”。又察《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母曰太姒”句下,张守节正义曰:“《列女传》云:太姒者,武王之母,禹后姒氏之女也。在郃之阳,在渭之涘。仁而明道,文王嘉之,亲迎于渭,造舟为梁。及入,太姒思媚太姜﹑太任,旦夕勤劳,以进妇道。太姒号曰文母。文王理外,文母治内。太姒生十男,教诲自少及长,未尝见邪僻之事,言常以正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