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B21∕T2112—2013松毛虫赤眼蜂质量控制技术规程
ICS65.140 B 47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 21/ XXXXX—XXXX 松毛虫赤眼蜂质量控制技术规程 The mass production technical rules of quality control of Trichogramma dendrolimi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由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辽宁省植物保护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辉、李丹莉、丛斌、杨立宏、钱海涛、邱学思、王欢、杨长成、李伟红、蔡明、徐延弛、范垂鹏、张万民、马辉。 松毛虫赤眼蜂质量控制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中的。 本标准适用于以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卵为中间寄主卵的松毛虫赤眼蜂工厂化生产的质量控制技术。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种蜂 从自然界采集的用于工厂化生产繁殖的松毛虫赤眼蜂。 寄主卵 指田间目标害虫卵。 中间寄主卵 指用于工厂化生产松毛虫赤眼蜂的柞蚕卵。 寄生卵 已被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的中间寄主卵柞蚕卵。 接蜂 指在适宜条件下种蜂寄生中间寄主卵的过程。 蜂卵比 雌性松毛虫赤眼蜂个体数量与中间寄主卵卵粒数量的比例。 产卵 指在接蜂期间,种蜂用产卵管刺进中间寄主卵内产卵寄生的过程。 性比 指松毛虫赤眼蜂种群中雌性个体数量占全部个体数量的比例。 生物型 指松毛虫赤眼蜂种群间表现有不同生理生态特性的类群。 寄生率 指被寄生的中间寄主卵占总接蜂卵的比例。 发育 指松毛虫赤眼蜂雌蜂产于中间寄主卵内的蜂卵发育至成蜂的过程。 幼虫中期 在中间寄主卵内发育的松毛虫赤眼蜂体呈椭圆形,略膨大,有上颚1对,寄主卵黄减少。 单卵寄生数量 指单粒中间寄主卵内寄生的松毛虫赤眼蜂个体总数。 单卵出蜂指寄生卵出蜂总数量占寄生卵粒数量的比例。 羽化率 指有羽化孔的中间寄主卵占总寄生卵的比例。 羽化出壳蜂率 指从中间寄主卵内羽化出壳的成蜂占所寄生总蜂数的比例。 雌蜂遗留蜂率 指遗留在中间寄主卵内的雌成蜂占全部成蜂的比例。 力 指羽化出壳的雌蜂繁衍后代的能力。 可育率 指具有产卵能力的雌蜂占全部雌蜂的比例。 畸形蜂率 雌成蜂中的无翅、短翅和大腹等畸形蜂占总蜂数的比例。 蜂卡 松毛虫赤眼蜂寄生柞蚕卵后,待其发育到某一阶段,用无毒白乳胶粘在70 g/m2/m2的书写纸上制成卡片。 生产监测 松毛虫赤眼蜂蜂种的采集和贮存 蜂种的选择和采集 松毛虫赤眼蜂寄主种类较多,存在不同的生物型,一般情况下采自寄生于目标害虫卵内的松毛虫赤眼蜂种蜂对目标害虫寄生率高、适应性强应广泛采集不同纬度和不同地理生境的松毛虫赤眼蜂。 种蜂提纯和优选 种蜂采回后应立即将寄主卵分离,用指形管单卵分装、编号,置于25 ℃±1 ℃、RH75 %±5 %的人工气候箱内,羽化后,根据体形、色泽和雄性外生殖器鉴定并转接到中间寄主卵上,连续繁殖1代~2代以去除杂蜂、弱蜂,并比较松毛虫赤眼蜂不同生物型的寄生率、羽化出蜂率、繁殖力、性比、贮存特性和对目标害虫卵的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能力,优选种蜂。 种蜂的保存 选定的优良种蜂接蜂后,在25 ℃±1 ℃、RH75 %±5 %条件下,2~3 d即在中间寄主卵内发育至幼虫中期(积温约60日·度)。立即置于1 ℃~2 ℃、RH50~70%的低温库内。在种蜂贮存期间,应保持库内温度和湿度稳定,每隔30 d~40 d转代一次。 柞蚕蚕茧的选购与保存 柞蚕蚕茧的选购 选购蚕茧时要注意蚕茧的雌雄比例、千粒重。一般茧重与雌茧率的高低成正比,要求优质蚕茧的千粒重在11 kg以上,雌茧比例应在8%以上,单头雌蛾抱卵量250粒以上为宜。 柞蚕蚕茧的保存 保存蚕茧的条件应为0 ℃±2 ℃、RH50 %~70 %,保存期间应严防鼠害。 柞蚕蚕茧的加温 根据全年需求商品蜂的数量,制定周密的用茧计划。然后按计划分期、分批地从低温库提取相应数量的蚕茧至暖茧室内。暖茧温度从低至高升温,起始温度11℃±1℃,每日递增1℃~2℃,升至23℃±1℃时保持平稳,RH70%~80%。23 ℃±1 ℃条件下,雌蛾羽化24 h后,其腹内的卵粒饱满、绿卵少,卵凹陷率低于5%。当蚕茧加温后积温达110日·度时,解剖茧蛹时如见中胃缩短、变软,此时距出蛾还有14d,一周后即可安排种蜂加温。当积温达200日·度时,中胃液化,略缩小,卵粒形成一串,此时距出蛾还有4d,应关注加温种蜂的发育情况,适当调整出蜂期,做到种蜂出蜂期与柞蚕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1∕T1785—2010渍涝风险气象等级预报.doc
- DB21∕T1782—2010复叶槭系列品种苗木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21∕T1796—2010地理标志产品西丰鹿茸.doc
- DB21∕T1797—2010地理标志产品西丰鹿鞭.doc
- DB21∕T1832—2010沙棘扦插育苗技术规程.doc
- DB21∕T1808—2010深松机械作业技术规程.doc
- DB21∕T1846—2010餐饮业服务规范.doc
- DB21∕T1810—2010标准良田建设规范.doc
- DB21∕T1830—2010能源用甜高粱栽培技术操作规程.doc
- DB21∕T1866—2010农产品质量安全鲤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doc
- DB21∕T2087—2013病死动物及其产品运输防疫技术规范.doc
- DB21∕T2114—2013设施蔬菜节水技术规程.doc
- DB21∕T2138—2013仿刺参基因识别检测方法.doc
- DB21∕T2141—2013日光温室厚皮甜瓜人工营养基质栽培技术规程.doc
- DB21∕T2115—2013农作物田间损失鉴定技术规范.doc
- DB21∕T2105—2013燕麦饲草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oc
- DB21∕T2145—2013魁蚶底播增殖技术规程.doc
- DB21∕T2146—2013紫石房蛤底播增殖技术规程.doc
- DB21∕T2147—2013硬壳蛤人工繁育技术规范.doc
- DB21∕T2160—2013无公害甜瓜水稻复种生产技术规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