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先秦学术概论.ppt

  1. 1、本文档共1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秦学术概论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論語·雍也 》 “言而無文,行之不逺” “過猶不及” “辭,達而已矣” “中和之美”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 ——《論語·先進》 子曰:野哉由也。 ——《論語·子路》 禮,與其奢也,寧儉。 ——《論語·八佾》 含章可貞,以時發也。 ——《周易·坤卦·六三》“象” “辭,達而已矣” “信、雅、達” 孔子見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處。弟子曰:“夫子何為見此人乎?”曰:“其質美,而無文,吾欲説而文之。”孔子去,子桑伯子門人不説,曰:“何為見孔子乎?”曰:“其質美,而文繁,吾欲説而去其文。”故曰:文質修者,謂之君子;有質而無文,謂之易野。子桑伯子易野,欲同人道於牛馬。 ——劉向《說苑》卷十九 二、道家的學說與典籍 老子的學說 第三章 諸子學說與現存典籍 《伊尹》 《太公》 《辛甲》 《鬻子》 《管子》 《老子》 《文子》 《蜎子》 《關尹子》 《宮孫子》 《鶡冠子》 《周訓》 《黄帝四經》 《黄帝銘》 《黄帝君臣》 《雜黄帝》 《力牧》 ——《漢書·藝文志》 《莊子》 《列子》 《老成子》 《長盧子》 《王狄子》 《公子牟》 《田子》 《老萊子》 《黔婁子》 《老子》(或称《老子道德经》) 《二十二子》本;《道藏舉要》本;《四部叢刊》本; 《諸子集成》本(附清·魏源《老子本義》) 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本,1978年。 《老子校釋》 朱謙之校釋,中華書局《新編諸子集成》本,1984年。 《老子注釋及評介》 陳鼓應撰,中華書局,1984年。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胡適文集》第六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或《中國哲學史大綱》,上海古籍出版社《蓬萊閣叢書》本,1997年);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變遷思想之大勢》,上海古籍出版社《蓬萊閣叢書》本,2001年; 《古史辨》第四冊下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錢穆先生的《莊老通辨》,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第八十章》 這實際上是一種理想化的小農農村,保持著古代公社的形式。有人說,老子企圖恢復到原始社會,這種說法並不妥。 ——童書業《先秦七子思想研究》,中華書局,2006年 第三章 諸子學說與現存典籍 二、道家的學說與典籍 關於《老子》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第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老子·第二十五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老子·第四章》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老子·第二十一章》 《韓非子》:“德者,道之功也。”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德者,道之用也。” 宋·蘇轍《老子解》:“德者,道之見也。” 體 用 熊十力《新唯識論》 《體用論》 主“剛健”、主“變化”,強調“翕、辟”二義的相互轉化,以“體用不二”立宗。 晚周群儒及諸子無不繼承《大易》,深究“體用”。大概儒家未甚離孔子本恉(然亦未能不離也)。諸子百家著作當甚宏富,其於體用問題有無專論,今無從考。惟道家有老、莊殘篇可尋。老、莊言道(“道”即實體之名),猶未有真見。略舉其謬:《老》言“混成”,歸本虛無,其大謬一也;老莊皆以為道是超越乎萬物之上,倘真知體用不二,則道即是萬物之自身,何至有太一、真宰在萬物之上乎?此其大謬二也;道家偏向虛靜中去領會道,此與《大易》從剛健與變動的功用上指點而令人於此悟實體者,便極端相反。故老氏以柔弱為用,雖忿嫉統治階層,而不敢為天下先,不肯革命,此其大謬三也。。 ——熊十力《體用論》 即用明體 《體用論》,熊十力著,中華書局,1994年 中華書局《熊十力别集》本,2006年 宋·高似孫《子略》稱此書 :“其辭氣雋放,倜儻磊落,琅琅乎《誓》、《誥》之風。” 《史略·子略》,宋·高似孫撰 遼寧教育出版社《新世紀萬有文庫》本,1998年 《魯仲連子》,清·馬國翰輯 在《玉函山房輯佚書》卷六十五 ,廣陵書社影印本 ,2006年 儒家的學說與典籍——《孔子》 1、孔子的仁學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