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保化学保护教案一.DOC
植物化学保护
绪 论
植物化学保护(化学防治):
应用化学药剂来防治害虫、害螨、线虫、病菌、杂草及鼠类等有害生物,保护农林业生产的一门科学。
化学防治的优点:
对有害生物高效、速效、操作方便、适应性广、经济效益显著
三、农药的发展:
1.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高效安全方面取得进展。近20年来农药在对有害生物高效和对环境靶标生物安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除草剂所占比重最高,约占50.8%,杀虫剂占25.5%,杀菌剂占20.2%
3.各大公司收购和兼并成为近十年来农药行业的一大景观
4.农药产品结构调整:
5.农药加工剂型及施药技术方面:
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一.农药的概念
根据199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农药管理条例规定:
农药系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的含义和范围,古代和近代有所不同,不同国家也有所差异。目前,中国与国际上的现代农药词意基本是一致的,但不包括天敌昆虫等活体生物,而包括微生物及生物体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物如鱼藤精、硫酸烟碱等,及人工模拟合成物,如昆虫保幼激素等。
二.农药的分类
可根据农药的成分、用途、防治对象、作用方式或作用机理等进行分类。
1.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
(1)化学农药 又可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
(2)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
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主要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次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
2.按用途分类
按农药主要的防治对象分类,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杀虫剂 对昆虫机体有直接毒杀作用,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可控制其种群形成或可减
轻、消除害虫危害程度的药剂。
杀螨剂 可以防除植食性有害螨类的药剂。
杀菌剂 对病菌能起到杀死、抑制或中和其有毒代谢物,因而可使植物及其产品免
受病菌危害或可消除病症、病状的药剂。
杀线虫剂 用于防治农作物线虫病的药剂。
除草剂 可以用来防除杂草的药剂。
杀鼠剂 用于毒杀多种场合中各种有害鼠类的药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控制、促进或调节作用的药剂。
3.按作用方式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常指对防治对象起作用的方式,常用的分类方法如下:
杀虫剂
胃毒剂:只有被昆虫取食后经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到达靶标才起到毒杀作用的药剂。
触杀剂:接触到昆虫体(常指昆虫的表皮)后便可起到毒杀作用的药剂。
熏蒸剂:以气体的状态通过昆虫的呼吸器官进入体内而引起昆虫死亡的药剂。
内吸剂:使用后可以被植物体(包括根、茎、叶及种、苗等)吸收,并可传导运输到其他部位组织,使害虫吸食或接触后中毒死亡的药剂。
拒食剂:可影响昆虫的味觉器官,使其厌食、拒食,最后因饥饿、失水而逐渐死亡,或因摄取不足营养而不能正常发育的药剂。
驱避剂:施用后可依靠其物理、化学作用(如颜色、气味等)使害虫忌避或发生转移、潜逃现象,从而达到保护寄主植物或特殊场所目的的药剂。
引诱剂:使用后依靠其物理、化学作用(如光、颜色、气味、微波信号等)可将害虫诱聚而利于歼灭的药剂。
(2)杀菌剂
保护性杀菌剂:在病害流行前(即当病原菌接触寄主或侵入寄主之前)施用于植物体可能受害的部位,以保护植物不受侵染的药剂。
治疗性杀菌剂:在植物已经感病后,可用一些非内吸杀菌剂,如硫磺直接杀死病菌,或用具内渗作用的杀菌剂,可渗入到植物组织内部,杀死病菌,或用内吸杀菌剂直接进入植物体内,随着植物体液运输传导而起治疗作用的杀菌剂。
铲除性杀菌剂:对病原菌有直接强烈杀伤作用的药剂。这类药剂常为植物生长期不能忍受,故一般只用于播前土壤处理、植物休眠或种苗处理。
(3)除草剂
输导型除草剂:施用后通过内吸作用传至杂草的敏感部位或整个植株,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
触杀型除草剂: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移动,只能杀死所接触到的植物组织的药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一. 毒力与药效的含义
1. 毒力: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体的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2. 药效: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不同生物体的性质和程度。
二. 毒力与药效的表示单位
(一)毒力的表示单位
1. 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
死亡率=死亡个体数/供试总虫数
校正死亡率=对照组生存率-处理组生存率/对照组生存率
条件:对照组死亡率与处理组死亡率不相关,对照组死亡率5%-20%之间需进行校正
致死中量与致死中浓度
用来杀死群体中50%的个体所需要的剂量,用LD50表示,若用浓度表示就叫致死中浓度。
3. 有效中量与有效中浓度
指抑制50%病菌孢子萌发所需要的剂量,用ED50来表示。
4. 相对毒力指数
指几种农药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分批进行试验、每次都用一标准药剂来做对比,以该比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染整部作业指导书.docx VIP
-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ppt VIP
- 四年级奥数---格点与面积---(学生版).docx VIP
- YS_T 745.2-2016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重量法.pdf
- 内蒙古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A卷生物.pdf VIP
- 二战时期和战后十年日本反战电影对比研究.doc VIP
- 消防员训练安全问题分析报告.ppt VIP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x VIP
- 核医学:分子影像学.pptx VIP
- 15.语法基础(非谓语动词)-2024年暑假新高二英语知识点巩固与题型突破抢先学(通用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