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末〈马尼拉手稿〉有关鸡笼人与淡水人的描绘及其时代脉络.PDF

十六世纪末〈马尼拉手稿〉有关鸡笼人与淡水人的描绘及其时代脉络.PDF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六世纪末〈马尼拉手稿〉有关鸡笼人与淡水人的描绘及其时代脉络.PDF

《臺灣史研究》 第 20 卷第 3 期,頁 1-42 民國 102 年 9 月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十六世紀末〈馬尼拉手稿〉有關雞籠人  與淡水人的描繪及其時代脈絡  陳宗仁 摘 要 本文介紹〈馬尼拉手稿〉的內容與研究概況,並以手稿中對雞籠、淡水的記載 為例,探討:1. 手稿中雞籠與淡水的人種描繪及其文字記載;2. 這些描繪與記載 的「真實性」,引述相關文獻,從物質文化的角度,進行比較;3. 討論西班牙人想 像中的雞籠人、淡水人形象及其隱喻。透過〈馬尼拉手稿〉中雞籠、淡水資料的性 質與內容討論,指出這些資料與當時歷史脈絡的關係。 此外,藉由對雞籠、淡水個案的討論,對手稿作者與編輯年代等問題,亦可提 供另一角度的思考。 關鍵詞:馬尼拉手稿、雞籠人、淡水人、福建海商、地理認知  本文初稿曾以〈Boxer 抄本中的雞籠與淡水人〉為題,在 2009 年 12 月 4 日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 辦之「臺灣與海洋亞洲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會後因故未即刊行。2011 年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專題研究計畫〈十六至十八世紀北臺灣水域社會的形成、轉變及崩解〉(計畫編號: NSC100-2410-H-001-042 )之補助,重新修改此稿。隔年摘錄部分內容以〈從「馬尼拉手稿」看 16 世 紀的雞籠人與淡水人〉為題,刊於《原住民族文獻雙月刊 ‧電子期刊》第 3 期(2012 年 6 月),頁 3-7 ,下載日期:2013 年 8 月 12 日,網址:.tw/Journals01Catalog.php?id=609 。本文 撰寫過程中,感謝陳國棟、劉序楓、方真真、李毓中等教授協助與提供資料,以及助理劉育信、蘇 文邦的協助,並感謝兩位審查人提供寶貴的修改意見。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來稿日期:2013 年 2 月 25 日;通過刊登:2013 年 7 月 24 日。 2 臺灣史研究•第 20 卷第 3 期 一、前言 二、雞籠人與淡水人的描繪及其說明文字 三、關於形貌與服飾的討論 四、圖像的隱喻(一):雞籠人與魚 五、圖像的隱喻(二):淡水人與鑲金的人頭骨 六、結論:「雞籠」與「淡水」概念的時代脈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前言 2006 年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行「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展覽,在該次展 覽中,陳列了 2 張罕見的臺灣原住民圖像,一張圖像標題寫作「Cheylam 」,應 為「雞籠」之意;另一張則為「Tamchuy 」,即「淡水」,每張圖像裡各有一男 一女。(參見附錄之圖一、圖二)展場裡除了這兩張圖像,另有多張風格類似的 東南亞各地人種圖像。根據當時策展人李毓中的說明,這些圖像均來自一份西班 牙文的圖像集,本文稱之為〈馬尼拉手稿〉。1 1950 年時 Charles Boxer (1904-2000 )發表 “A Late Sixteenth Century Manila MS.” 一文,介紹此一手稿與購得此稿的經過。在文章中,他探討這本手稿的編 纂者、書籍形式、資料來源、成稿年代等問題。以成稿年代而言,Boxer 根據手 稿的文字、裝訂形式,認為是十六或十七世紀早期伊比利亞半島的書籍風格;至 於資料年代,最晚是在 1590 年左右。他認為這份手稿可能與當時菲律賓總督 Gómez Pérez Dasmariñ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