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壳变形9 研究进展 - 中国地震信息网
地壳变形 DIQIAOBIANXING 图4 .15 水管式倾斜 仪主要部件 自从地震的板块构造成因说提出以来,断层位移与地震的关系受到了地学工 作者的特别关注。为了了解地震前后断层的运动方式及特点,地震工作者在断层 两侧布设了多种跨断层测量仪器。跨断层测量可以获得断层两侧点之间的产状、 断层运动方式、两侧岩体力学性质等。 中国大陆断层位移测量的布局有两类情况。一类是布设在块体边界的主要 活动断裂带上,这些断裂是发生大地震的场所;通过测量,可了解断裂带的应变 积累和释放状况,判断未来大震的危险地段,进而捕捉中短期地震前兆,研究地 震的断层力学过程。另一类则布设在块体内部规模较小的活动断层上,这些活动 断层本身很少产生大地震,但其活动可以灵敏地反映区域构造活动和应力场的变 化;在附近发生大地震前,这些小断层往往出现异常活动,有可能作为预报地震 的依据。 六、 研究进展 从发展趋势看,地壳形变学由最初在地表测量看似互不相关的各种几何量的 变化特征为基础,来监测和研究地壳的运动和变形及与其伴生的灾害现象(诸如 地震活动、火山活动以及滑坡等灾害)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应用技术,逐渐发展成 为紧密与相关学科结合的交叉性学科。目前,地壳形变学正朝着从三维的空间观 测到四维时空与整体的动态测量、从地表形变几何学的研究转入地形变与地球各 圈层的动态变化之间相联系的研究以及大地形变动力学研究的方向发展。而空间 95 地震9.28.indd 95 12-10-10 上午9:48 地震监测——人类认识地震奥秘的金钥匙 DIZHENJIANCE—RENLEIRENSHIDIZHENDEJINYAOSHI 测量技术(如GPS)的发展与应用,则为这一新兴学科的诞生与迅速发展奠定了 基础。现在,地壳形变学已被明确纳入地球动力学的范畴,它已不仅仅是一种测 量技术或手段,而是正逐步发展成为地球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不过,从学科发 展角度来看,地壳形变学仍处于形成与发展的初期阶段。 与其他地学学科类似,地壳形变学也是一门基于实际观测的科学,地形变 的测量技术与方法,是支撑学科发展的必要基础。因此,地壳形变学在继承大地 测量学测量技术与方法的同时,还发展了一些自己所特有的观测技术和方法(如 固体潮汐形变和断层形变测量等)。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空间技术(如GPS、 VLBI、SLR等)为核心,结合常规地面大地测量的定期重复观测与定点的连续观 测手段,来测定地球动态变化的物理量和几何量的、较为完备互补的观测技术系 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仪器的种类和精度也在相应的提高,这使得我们 了解和捕捉地震前兆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一个相当复杂 的动力学甚至化学过程,岩石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力学或化学性质有可能会发生 变化。目前,由于地球的不可入性,我们还只能通过地表观测试图了解地下地壳 的运动或受力过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今天,探测器可以遨游太阳系外层空间,但对人类脚下的地球内部却鞭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立兴大附中10学年第学期第二次期中考高二生物科试题(适用 .PDF
- 国立勤益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日四技实务专题报告.PDF
- 国立台东大学交通安全教育宣导防范与对策 - 弘光科技大学军训室.DOC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 (2002年版) 代 码 类 别 名 称 说 明 门类 大类 .DOC
- 国立兴大附中10学年第二学期基础地科(上) 第一次期中考命题 .PDF
- 国立宜兰高商10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期中考综二忠孝英文科试题卷.DOC
- 国立师大附中九十七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期中考基础地球科学试题.DOC
-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到校服务活动实施要点.DOC
- 国立新竹女子高级中学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基础物理科试题.PDF
- 国语科教学活动设计编写要点.DOC
- 地质剖面图中复杂断层的自动生成方法 - 煤田地质与勘探编辑部.PDF
- 地磁帕金森向量变化与地震活动度之相关性 - 地震测报中心 - 中央气象局.PDF
- 地理议题探索 地理议题与地理观点 资源与环境议题 空间规划 .DOC
- 地质大学2011春土木工程本科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答案(2013年3月).DOC
- 地质学主题小组第一次会议纪录 - 后设资料工作组.PDF
- 地质体数据可视化及分析.PDF
- 地质学专业优秀学生及获奖情况 -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PDF
- 地质勘探栏目论文模板 - 特种油气藏.DOC
- 地质敏感区划定变更及废止办法修正条文.PDF
- 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模型探讨 - 地质与勘探.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