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中下游春霜冻害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评估 - 中国气象学会
长江中下游冬小麦春霜冻害发生规律及风险区划研究 吴洪颜 朱双 姜麟 (江苏省气象局 南京210008) S14 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中纬度过渡带,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农业气候条件变率大,自然灾害频繁,春霜冻害的发生频率多在30%以上,高于秋霜冻,对夏熟作物影响较重[1-2],如何准确、客观地评估霜冻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意义重大。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气候分区将气象数据与作物生育期相结合,以日最低气温、最大降温幅度以及持续时间作为霜冻指标,探索春霜冻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灾损风险指数模型。最后,对研究区冬小麦霜冻灾害进行风险评价。旨在为本区冬小麦稳产高产及防灾减灾提供服务。 1 数据来源 气象资料为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191个基本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资料,由国家气候中心提供;1961-2010年冬小麦产量资料由各省统计局提供,其中,安徽省66站,湖北省56站,江苏省67站;1:25万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961-2010年灾情数据分别由各省气候中心提供。 2研究方法 2.1产量数据处理 作物实际产量应分离为依社会生产水平而变的趋势产量、随历史气象条件而变的气候产量和随机误差ε三部分,ε可以忽略不计。其模型为: (1) 本文基于灰色系统模型先将产量序列逐步滑动分段,对每段使用灰色系统相应的各年之多个模拟值进行平均,得出趋势产量[3],由(1)式可得气候产量,计算中使用相对气象产量。 2.2春霜冻指标 根据文献[4]所提出的指标并结合历年灾情,对冬小麦春霜冻指标做部分修订(表1),当最低气温满足标准,且降温幅度和持续天数符合即可视为1次霜冻过程。小麦生育期来自各省农业气象观测站的实测资料(表略),为方便计算,以3月15日作为返青~抽穗期的霜冻界限指标分界时间点。 表1 春霜冻害等级气象指标 生育期 等级 最大降温幅度 最低气温 持续天数 减产率(%) 返青拔节期 一级 5~8℃ 0~-2℃ 3~5 0~5 二级 8~10℃ -5~-2℃ 3~5 5~10 三级 10℃ -5℃ 1~3 10 拔节抽穗期 一级 5~8℃ 0~2℃ 1~3 0~5 二级 8~10℃ -2~0℃ 1~3 5~10 三级 10℃ -2℃ 1~3 10 2.3春霜冻风险评估模型 以灾情数据为准,采用春霜冻灾年相对气象产量(表1)来表征灾损强度[5],将通过霜冻指标反演的春霜冻发生百分率作为灾害发生频率。为此,构建产量损失风险评估指数模型(F)为: (2) (i=1,2,3) (3) (4) (5) 其中,m、n分别为霜冻次数和全样本数(50),为第i个等级灾害次数,为第i个减产强度出现概率,第i个霜冻等级减产率中值,K={2.5,7.5,15},为归一化后的灾害强度,为春霜冻发生频率。 3结果分析 3.1 冬小麦春霜冻的年际变化 由图1可见,1961-2010年,安徽、江苏两省的春霜冻年平均发生次数由1962年的3次/年呈持续下降趋势,减幅约为0.02次/年,并通过显著性检验。 图1 1961-2010年春霜冻年平均发生次数 3.2 冬小麦春霜冻的空间分布 图2a(略)为根据指标反演的近50年春霜冻发生频率,纬向特征明显。以淮北地区为最高,年发生春霜冻次数多在1.0-2.0之间,灌南和灵璧最高,超过2.0;沿淮地区春霜冻发生频率略低,为0.7-1.0次/年;江淮之间和皖南山区发生频率次之,为0.3-0.7次/年;沿江、江汉平原和鄂东南地区最小,低于30%。 为验证霜冻指标的可靠性,根据所搜集的春霜冻灾情数据,分区域计算了春霜冻致灾年发生频率(图2b略),以淮北地区霜冻致灾年发生频率最高,超过60%,其地理分布规律与指标反演结果基本一致。 3.3春霜冻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根据公式3计算研究区因春霜冻造成的产量损失强度值(图3略)可见,湖北的灾损强度普遍高于苏皖地区,多在4.0以上,其中以鄂东北和鄂东南地区小麦产量的损失强度最高,超过5.0;苏皖大部分地区的损失强度值在2.0~4.0之间,皖江淮之间西部最小。 3.4春霜冻发生灾害风险评估 根据产量损失风险评估模型计算,F的数值范围在0~1.24。按照F值的大小将整个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域:高值区(F0.4)包括苏皖淮北地区、皖南山区,春季降温过程多,霜冻出现频率高,又多发生在晚春,冬小麦处拔节抽穗期,低温耐受力较弱,冻后不易恢复生长,成灾风险为全区最高;中值区(0.2~0.4)为鄂东北、鄂西北以及沿淮淮北部分地区,春霜冻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台北城市科技大学 - 进修部 - tpcuedutw.pdf
- 三星视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pdf
- 东坑将运用移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新莞人服务管理 - 阳光东坑.pdf
- “互联网+”助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pdf
- 民航空管系统运行质量监督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pdf
- 游动孢子囊.ppt
- 猪肉供应链可追溯体系实践.pdf
- 角膜的生理特性.pdf
- 医院保洁社会化后加强监管的实践与效果 - 中国护理管理.pdf
-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 电子设计工程.pdf
-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m 蛋白cd+ 4 t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pdf
- 急诊床旁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可行性研究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pdf
- 岩滩水库水质与浮游生物完整性灰色关联分析 - 广东农业科学.pdf
- 长沙医学院毕业论文样式.doc
- 上门为您服务的护士 - rdns.pdf
- 化工管道阀门知识培训 - 调节阀.pdf
- 新建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模型设计与开发冰.pdf
- 奶牛常用饲料蛋白质在瘤胃的降解参数degradabilities of crude .pdf
- 目录 - 剑桥少儿英语新知堂直属工作站.pdf
- 增强uv鄄b 辐射对小麦根尖分裂期细胞肌动蛋白的影响 - plant diversity.pdf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