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内经》学术思想与朴素辩证唯物论的交融
第24卷第12期 中 医药学刊 V01.24NO.12
2006年12月 CHINESEARCHIV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Dec.2006
中医《内经》学术思想与朴素辩证唯物论的交融
王明辉,王风雷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6)
关键词:《内经》;学术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276(2006)12-2199—03
《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对中医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 此类医学思想的认识方法,说明阴阳学说的发生与发
践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其学术思想特点,主要表现在整 展经历了一个由博而约、由约返博的能动过程。此即“气”
体观和辩证法两个方面。为了探索祖国医学中某些学说和 的一分为二(阴阳)的“六性”运动…。
理论思想方法的实质,以利溯本求源和整理提高,拟分别就 2五行学说
下列几种学术思想加以方法学上的论述。 五行学说在中医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亦起着重
1 阴阳学说 要的指导作用。根据《内经》的总结和后世医家的发展来
《内经》着重阐述的阴阳学说,其思想方法虽未能逾越 看,五行学说应是“五脏相关论”和“内外环境统一观”的思
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的范畴,但在系统分类学上有时 想基础;是“形与神俱”及“天人相应”整体观的理论依据;
却不自觉地运用了类似现代控制论的某些思维逻辑。在运 是三因、五邪、五行气化的整体观病理生理学概括。运用五
用“系统”这一概念时,控制论认为,“系统”是在研究的诸 行学说对人的气质体型予以分类,并用以指导辨证、预测转
种对象中相对地孤立(即系统对外界影响的“输出”和外界 归,又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毋虚虚、毋实实”等治则的
对系统的影响的“输入”)出来的一部分事物,它是由若干 说理基础。五行相生的治法主在补虚(如滋水涵木、补火
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机能的综合体。根据此类综合体的有 生土、培土生金、补水清金等),五行相克的治法主在泻实
关特点,《内经》的作者为了执简驭繁地认识人体及疾病现 (如壮水制火、泻火清金、扶土抑木、培土制水、清金平木
象,乃参照有关事物的对称性而将之分为阴、阳两大系统, 等),这种治疗思想对后代医家影响深远。如钱乙的泻青
在阴阳两大系统的基础上,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人体生理和 丸、导赤散、益黄散、泻白散、地黄丸,王安道对“亢害承制”
病理现象,乃进而根据有关事物的类比性,将之分为五行系 和“泻南补北”的阐发等等,举不胜举。不难看出,祖国医
统;根据其生理功能特性而分为脏象系统、经络系统;根据 学理论体系中的阴阳、脏象、经络、运气及摄生、辨证施治等
脏腑的部位和功能特性,分为上、中、下三焦系统;继之,还 学说,若无五行学说的有机结合贯穿其间,则将是几个孤立
将药物、病证、病因也各分为阴阳两类。此外,还根据系统 的概念而已。
大小的不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将人看成是母系统,脏腑 五行学说的思想方法之一,是用类比对事物进行概括
看成是子系统;或将宇宙(一定的空间和时问)视为母系 和分类。这与生物控制论的同构理论颇有相似之处。所谓
统,人则为子系统等。而研究这些不同的系统,除阴阳学说 同构系统,指的是质料不同,但状态和格局相似,可以类比
外,则相应地发展有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运气学 模拟的一系列事物。五行同构系统以脏腑为主,联系到五
说、药性学说及证治学说等。 官、五色、五志、五声、五方、五味、五季、五气等事物。《素
ClincalObservationof Decocti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