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汉语信息结构框架看系词「是」形成的动因
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六十六期 2 0 0 7 年 5 月 頁 1 ~ 1 6 臺 灣 大 學 文 學 院 從漢語信息結構框架看繫詞「是」形成的動因 ∗ 周 國 正 摘 要 本文旨趣並非根據文獻論定繫詞「是」產生的年㈹,而是從語言表達 的角度解釋複指㈹詞「是」的語用功能,並循㈲關思路說明「是」由㈹詞 向繫詞轉化的動因。為「是」的㈹詞性、繫詞性及其使用條件作出㆒個統 整的解釋。 關鍵詞:是 繫詞 信息結構 有標記 95.09.27 收稿,96.05.14 通過刊登。 ∗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 2 臺 大 文 史 哲 學 報 現代漢語中的繫詞「是」由古漢語中的代詞「是」演變而來,這是大部分 語言學者之間的共識;但對於「是」由代詞變化為繫詞的機制,卻較少論及。 本文嘗試從信息表達有效性這角度去探討造成這種轉化的動因,從而為「是」 的一系列語法功能――稱代、判斷、強調╱聚焦提出一個統整的解釋。討論的 重心不在於確定發生轉化的時代斷限,1而在於語言發展的內在動力如何起作 用。 一、為什麼要用繫詞去表示判斷關係 在現代漢語中,「是」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兩項: (一)指出X 、Y 兩者之間的等同關係 1. 蕭同叔子是我國君主的母親。 2. 他的叔叔是項梁。 (二)指出X 、Y 兩者之間的類屬關係 3. 我是你的祖先。 4. 項籍是下相人。 不過,在古代漢語中,只要把X 、Y兩者前後排列出來,就可以表示上述關係, 毋須使用繫詞「是」: 2 1a. 《左.成二》:「蕭同叔子……,寡君之母也。」 3 2a. 《史記.項羽本紀》:「其季父項梁。」 4 3a. 《左.宣三》:「余,而祖也。」 1 有關繫詞「是」產生的時代有不同的說法,王力認為約在公元一世紀;唐鈺明則認 為西漢甚至戰國已經出現「是」字判斷句,東漢時已經走向成熟。見王力,《漢語 語法史》(北京:商務,1989),頁 194 。唐鈺明,〈上古判斷句的變換考察〉, 《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唐鈺明卷》(合肥:安徽教育,2002 ),頁229-232 。 2 《春秋左氏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 年據 1815 年版影印阮元刻),冊6 ,頁425 。 3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59)冊 1 ,頁295 。 4 同註2 ,頁368 。 從漢語信息結構框架看繫詞「是」形成的動因 3 5 4a. 《史記.項羽本紀》:「項籍者,下相人也。」 這種把兩者前後排列以表示等同∕類屬的方式,所利用的是人類很基本的表意 機制,在兒童的語言學習中,都用過這樣的方法――成年人把事物X (例
文档评论(0)